神笔奖首页新闻红色神笔毛体展览赛委红色后代公益书画书法大咖红色书院红色影视红色领导出版物红粉
传播红色文化、发扬长征精神
首页>艺术类>内容

文化解析——中国青绿山水画的鼎峰

来源:神笔奖时间:2021/10/21 19:54:48

消息来源:中国书画资讯网

       本网讯:在中国历史上,有人喜欢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汉朝,有人喜欢万国来朝的唐朝。在这其中最受文化学者和艺术家喜欢的却是宋朝。先来说一下奇葩中的奇葩,宋朝的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宋徽宗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程度最高的皇帝了,书法上创立了瘦金体,号称铁划银钩。


       在绘画上宋徽宗也堪称高手,他的工笔花鸟画让很多人称他为工笔画的集大成者。下面这幅字画作品是宋徽宗赵佶30岁时作品,构思别致,只描绘了宫殿的屋顶,画面两侧亦露出宫殿一角,祥云缭绕,可以想像宫殿的繁多雄伟。晴空上有20只丹顶鹤在上下飞舞,有两只立于殿脊的鸱吻上,一鹤稳立、另一鹤则立足未稳,众鹤呼应而生动。

       所以在这位热爱艺术的文艺皇帝倡导下,北宋的艺术空前繁荣。自己放着皇帝不好好做,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美术专业学校—“画院”,通过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次“艺考” , 吸引大批优秀的人才到画院。宋徽宗自己勤勤恳恳的做起了美术教授,编写教材,亲自授课。

       有名叫做王希孟的少年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后为宋徽宗献上了一幅惊世巨作—也就是被后世誉为“近千年来青绿山水画第一神品”的山水长卷。如果对此不熟悉的话,可记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画轴缓缓打开,几名舞者在画纸上勾勒着一些纹路,音乐结束后缓缓立起的就是这幅《千里江山图》。

       当这幅宋朝版的航拍中国被宋徽宗的宠臣蔡京看到后,震撼莫名、爱不释手,在软磨硬泡之下,宋徽宗将这幅《千里江山图》割爱赐予蔡京。蔡京大喜之下在画上题跋: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踰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艺术特色

       题材

       从《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的呈现,能窥得宋代皇室对长寿的追求。 道教所崇尚的养生观念和修仙长生契合了皇室的需求。在青绿山水中,运用石青、石绿等现实中看不到的色彩对实际的山水进行加工,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人们想象中的珍藏着长寿秘密的海外仙山。

       该画卷的自然景色描绘得细致真实,与人的活动也结合得更加紧密,展现了较广阔的社会生活面。画面着意刻划的自然景色,既概括地表现了山势绵亘、水天一色的浩森气象,又精心地勾画了幽岩邃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波涛烟霭等自然界变幻无穷的状态,使千里江山既开阔无垠,又曲折入微,充分地显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同时,在自然环境中安插了众多的人物活动,精细地刻划了如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篷楼阁等生活场面,还有相当真实的捕鱼情景。它以普通、日常的生活、劳动景象来辉映自然。

       构图

       《千里江山图》画卷构图周密,色彩绚丽,用笔精细,成功地采用了散点透视法,将主题分成六段,各段均以绵延的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自然而连贯。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贯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灵活地体现了“景随步移”的艺术效果,将不同视点的印象统一起来,巧妙地组织了空间。

       《千里江山图》在构图上,取平远之势。此外,高远、深远、平远多种构图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画面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引人入胜。画面气象恢宏壮观,江山千里,苍苍莽莽,浩浩无涯,可谓名实相符。画中千山万壑,星罗棋布,大小高平,争雄竞秀,重重叠叠,俱浸于大江之中。山间高崖万丈瀑布直下,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水磨长桥各依地势,与山川湖泊相辉映。或见乱冈如积,岛屿相叠;或见汀渚绵延,群峰耸立;又或大江旷远,水天相接,长桥如带,峦岫冈势;或低坡远处,淡岭遥设;或秀岩崚嶒,映带不绝。其山间岭上,有竹篱茅舍,庄园寺观,道路相通,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其间人物如蚁,不可胜数。论山河壮观雄伟之表现,前无古人。

       技法

       《千里江山图》虽然历千年之久,部分颜色已经脱落,但是其画法仍然清晰可辨,并突出显示了矿物质石色的富丽装饰效果。山石之画法,是先用浓、淡线条勾出轮廓,再以柔润而长短不一的线条加皴,峰顶皴法似荷叶皴,线条不刚不硬,之后再用淡墨加赭石或花青渲染,渲染多在前后两石中的后面一石,之后再罩染赭色,石头顶部以汁绿接染,再以石青或石绿罩染,山石下部保留赭石色。山石之青与绿色往往前后各异,互相映衬,且颜色较厚故容易剥落。水天交界处以赭色接染,画面浑然一体。远山则以赭色为主,不施青绿等色以示空间之远。柳叶施以石绿,天空掺以赭墨,上深下浅,彰显了天空空间透视的变化。水色全以汁绿染出,矿物、植物颜色融合使用,将中国画色彩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

       在设色和笔法上继承了隋唐以来的“青绿山水”画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为主,设色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并作适当夸张。画家在较为单纯的蓝绿色调中寻求变化,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之光彩照人。石青、石绿为矿物色且极具覆盖性,经层层罩染,物象凝重庄严,层次感强,与整幅画面浑然一体,艳而不俗。虽不似金碧山水一般勾勒金线,然堂皇之气盎然。王希孟继承传统,画面细致入微,并充分体现出北宋时期院画风格之工整与严谨。此图可谓笔精墨妙。人物虽细小如蚁,却姿态分明;飞鸟只轻轻一点,即具翱翔之势。微波水纹均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综观全幅,又不失雄阔之境界与恢宏之气势。

       刻划形象轮廓,也融汇了其他技法,如树干用没骨法,屋宇用界画,远山有写意用笔,山坡有效法和点染,丰富充实了青绿山水的表现能力。描绘对象时,用笔十分精细,一丝不苟,浩瀚的河水均用细笔勾出波纹,树上的花叶,都用色、墨一一点出,细小如豆的人物,服饰也各有区别。但同时又有取舍提炼,如人物不勾衣褶,着重表现动态,显得生动活泼,众多的桥梁、船只、房屋、水榭形制和位置都不尽相同,毫无繁复之感。

       然而,仅仅过了不到两年,王希孟就去世了。原来,王希孟在进献了《千里江山图》这幅盛世画卷后,又开始行走里巷乡间,寻访民间疾苦。当时已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施政轻佻,任性享受,摧残百姓,导致天下民不聊生,在煌煌盛世之下,却有饿殍遍野、累累白骨。于是,王希孟回京之后,又为宋徽宗献上了一幅忧愤之作《千里饿殍图》,徽宗看过之后勃然大怒,一把火将该图焚为灰烬,并下令赐死王希孟。王希孟二十多岁时便离开人世,为画坛一大憾事。我们也应该庆幸,经过千百年的沧桑和浮沉之后,还能欣赏到中国山水画的绝世孤品。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