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奖首页新闻红色神笔毛体展览赛委红色后代公益书画书法大咖红色书院红色影视红色领导出版物红粉
传播红色文化、发扬长征精神
首页>艺术类>内容

听麦浪散讲中国美术史‖东床快婿王羲之

来源:神笔奖时间:2020/3/16 16:19:23

来源:双桂巷8号

 

柯九思版《定武兰亭真本拓本》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本网讯:我们看看一个很重要的珍宝——《兰亭序》的定武拓本。这是一个碑刻的拓本。这个碑很著名,它是欧阳询临刻的定武碑。这个碑刻颠沛流离,度月沧桑,最后还打裂成了两块。为什么叫定武碑?因北宋时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

历史书上有记载,相传有这样一座碑存在,很多人寻求多年未得。某年某日,其中有个人路过一个河边,看到有位农妇在一块大青石板上洗衣服,因为大石板很平整,他就跑过去看看,发现是座石碑,上面有字。老太太说这大石板平整,并且因为上面有字,搓衣服好使。此人仔细一看,不得了,是多年寻求不得的定武碑。农妇把文人墨客视为瑰宝的石碑拿来当搓衣板。老妇与文人,谁高谁低?不好说,只不过看待事物不同而已。

很多年前还听一朋友说过,就是有一户人家,年轻人买了摩托车,进屋有台阶,摩托车不能过,得拿个石头给垫平,他就从村里某个地方把一个古石碑搬过来架在台阶上,摩托车开过去了。所以之于宝贝,得放到识宝之人那才算,放到此村民处,就是个垫脚石而已。

 

定武碑的文字内容是《兰亭序》,但其上的书法就有唐代的风格,很正很润,跟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行书有很大的区别。这个欧阳询临刻的碑也是很多人学书法的必临帖。这个碑还有个仿碑。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北宋薛师正父子,翻刻一赝品调包了真品藏于家中。那怎么去区分?他将原碑上的其中五个字刻损一二笔,暗记真伪。所以,字有损的“损本”才是真品。

这个碑现在是断的,真品是断成了两块,好像有一块在浙江博物馆,我没有看过。但是去看碑,哪里看最好?西安碑林博物馆。去西安你如果错过碑林博物馆,不应该。太精彩了,那是宋代开始收集的历朝历代书法名帖汇集。

 

西安碑林博物馆内部分碑刻

那年我带儿子旅行,在碑林博物馆看碑时把儿子给丢了。幸亏每次出去旅游先对儿子说,你如果走丢了,不要乱跑,找身边的人和警察叔叔,借他们电话打给我。我当时在看赵孟頫的碑,看得入迷,好看。儿子跟丢了也不自知。正看得入迷,安静的馆内电话声突然响起,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一看手机号码不认识就不理它,关掉了。又响,我接起来,对方说有一个孩子找爸爸,我一看儿子不见了。惊起。

看书法碑刻真的会看入迷。因为碑刻的艺术形式跟笔墨真迹写的不一样。这是保留了笔墨之韵以外还增加了雕刻的金石之力。古代刻碑的那些工匠也是了不得的艺术家。但是现在去看一些地方的碑刻,很呆板很机械,毫无韵律美感。机器刻不出艺术作品最核心的因素——情感。

还有西方人看中国书法,简直就觉得好看得不得了,为什么?我们看书法会去看那个字的意思,特别是一些老学究看草书,一定要弄懂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文章里写的是什么。其实我们看王羲之的这些书法帖子:《二谢帖》、《何如帖》、《奉橘帖》等等,你管他写的是什么意思对不对?就寥寥几个字,甚至有些字你也认不出来,但是有价值的是笔墨的力量。所以西方人看中国的书法,就是当一个抽象艺术去看。他们看到了线的节奏、墨的神韵、气的律动。

 

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书法是最厉害的一个,因为没有哪个民族可以把文字拉高到如此高的艺术高度。好的书法一定有气,一定有势。你从头到尾就沿着那个笔画去看,简直人会动起来,好的不得了,舒服的不得了。如果不是好的书法,你看到它一直在打嗝,那就很难受,因为它没气,通篇是不顺的。不是好作品。

有时候我们去看书法的时候,把书法纯粹回归到这个线条上来,不要管它字是什么意思。我们中国人看书法艺术有误区,老是被识文断字耽误。有一次我跟朋友去杭州看书法展。他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他每看一个帖一定要去看那个是什么字,读给我听。我说你不要嚼字,我不要管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我在看笔画,我们不是搞文史。你学写字先要看线的魅力,知道读懂这些。我的意思当然也不是说读懂文本不重要。是相比较而言。

其实金庸很厉害,他写的《侠客行》,侠客岛上最高武功秘籍就是不识字的人才能找到真正奥义。那个主人公叫什么名字,石破天是吧?他不识文,其他识字的人,读文意练成不同的二流武功。只有文盲的他练成真正的顶极武功。他就是看那个笔画走势,因为所有的招式心法,行走路线就藏在笔画里头,一笔一划即一招一式。

所以我觉得金庸是很厉害的一个人。现在哪个武侠小说作者有他那么好的文采,没有。还有这个人很会钻历史空档,说明他对历史有深入研究。从这本小说,能看出他是个懂怎样欣赏书法艺术的人。

我们去碑林,看那些铁笔银钩的时候,你一定会看入迷。你所有的心声,你的肢体都要跟着它走,他们足以让你身心愉悦,一抒胸怀。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

这些著名的书法大家,都有自己的书法表现方式。三大行书,同一个字,写法各有不同。就算同一个书家,不同时期不同文本下写同一个字也会不同。因为书法家的字是直抒心意。现在我们练书法,常说自己学谁学得很好。我也偷偷练书法,我一直练不好,我喜欢赵孟頫的书画,我拿他的字来写,我一写就跟赵孟頫完全无关,根本就看不出来我是临赵孟頫的字,一直搞不定。

王羲之很会在字里行间表现自己的心境。他前期后期的字都不太一样,就像《姨母帖》是他早期的作品,看起来还比较中正的感觉。到后面有些字就不一样了。所以每个人自己也会在改变,每个书家都会追求属于自己独有的那一份。

 

学习书法总会说到“永字八法”,这是从《笔阵图》里延袭而来。大家可以上网百度一下《笔阵图》,有很详细的解说,这是影响中国书法最重要的一篇关于书写规范的章法教程。在晋代就已很成熟。而且晋代的时候还有“谢赫六法”,是一部画论,评说中国画怎么画。书法有《笔阵图》,绘画有《谢赫六法》,伟大的魏晋时期就已经有了两套很规范的书画教程。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欧阳询、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等等,影响一代又一代。

书法艺术,王氏称王。

(注:本文是根据麦浪老师的讲课录音转换而成)

(责任编辑:张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