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人论画,第一先讲究气韵。学画的功夫不同,所以作出来的画,它的气味也万不能一样,因为气味是显露的,不必张扬,也不必遮掩,是雅是俗,可以一望而知。
这派的画大半叠嶂重峦,雄伟浑厚。如同有正书局印的王叔明《青卞隐居图》,它的磅礴气差不多都跑到纸外头了。
这派的画笔力挺拔,气势淋漓。如沈石田为其老师祝寿,凭借想象而创作的《庐山高图》。苍茫厚实、烟云腾溢,再现庐山宏伟。
这派算是画中能品,不论何等的景致,都能画得活泼妥当,变化如意。如同有正书局印的王石谷宋元十二景册,看见了真可以爽神悦目。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画写胸中逸气”了。一般文人学士偶然遣兴,虽是寥寥几笔,不求形似,可是笔笔沉着,有一团静穆的气象显露出来。如同神州国光社印的李长蘅山水册,实在得了倪云林天真幽淡的味道。
这派的画干干净净,一点烟火气也没有,而且笔墨超脱,意趣别致。如同罗振玉印的恽南田山水册,清幽之趣令人可爱。
▲古木垂萝图 恽寿平(清)
以上所说的各种气味是就显著者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