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易艺术
本网讯:
罗铭(1912.9~1998.10)是潮汕人,诞生于广东普宁南径的一个医生家庭。他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美术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代中国美术史上是有相当影响的人物之一。在纪念他诞辰91周年时,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和徐悲鸿纪念馆的同仁都说,罗铭教授是杰出的画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罗铭教授年轻时就蜚声国际画坛。他青年时代曾在广州烈风艺专和上海美专攻读西画,后于上海昌明艺专攻读中国画,是王一亭、黄宾虹、贺天健、潘天寿、王个簃、诸闻韵等名师的得意弟子。他既有很深的中国画传统功力,又有坚实的西画写实基础。
他在昌明艺专毕业后,即回潮汕地区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十余年,成为粤东的大名家。1947年他开始旅居南洋,写生作画,举办义展,救济潮汕灾民,帮助华人学校。他看到中国画坛上只重临摹、抄袭古画的趋势,缺乏生气的零落凋谢局面,应邀在马来西亚的广播电台呼吁中国画的改革,主张面向生活、中西融合,并以他的写生画实践他的艺术主张,得到南洋美术界的赞扬和支持。
他每每举办画展,都大受欢迎,观者争先定购他的作品。他被誉为“中国创新派名画家”,南洋的华文报,甚至外文报,整版整版地评价,不少名家著文赞赏。
罗铭教授任教中央美术学院后,最具影响力并在当代中国美术史上必定重笔书写的事件,是1954年9月和李可染、张仃先生的三人水墨写生画展。据说,画展之前一年,三位名家不满于中国山水画的陈腐陋习、死气沉沉的局面,憋着一股劲想打破它,革新它。因此三人商定,兵分两路,于1954年上半年到江南名山秀水写生。罗铭和李可染一路,张仃一路。他们反映现实生活,适应时代要求,冲破陈腐局面。所以,他们三人的写生画展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山水画一代新风,影响深远,今人仍在称道并继承其精神,走他们的道路。河南中国画院副院长何家安在回忆他的恩师罗铭教授时说:“1954年,他与李可染、张仃先生在北海公园的写生展览引起轰动,成为中国山水画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罗先生与李可染、张仃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共创写生画派,是我国山水画界的一代宗师。”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