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书之大法
本网讯:
花鸟画作为国画的重要分支,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绘描之意亦然与诗人无异,相为表里。唐宋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国力兴盛,江山万里。
同时也是开放包容的时代,这样富裕安定的环境使得人们积极追求精神生活,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使得佛、儒、道家三家思想充分融入。
这也是花鸟画在装饰意匠上追求意境、自由的重要基础。国力鼎盛,文化繁荣,成为了花鸟画大放异彩的重要基础,为花鸟画审美的变革提供了土壤。
一、笔墨丹青,文运昌盛——大唐花鸟画之风
悠悠华夏,大唐盛世,举世瞩目。再观唐朝花鸟画,以形似逼真乃称为花传神,用笔绘写淡雅纤丽,精妙绝伦,笔法的运用更是妩媚刚劲,婀娜遒逸。
花鸟画不仅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绘画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百花齐放 ,文盛武衰——大宋王朝花鸟画之气
花鸟画在南北朝时期开始产生萌芽,晚唐开始独立成科,五代时得到发展发展,直至宋代到达巅峰。
世人普遍认为诗书画是高雅的精神活动,绘画的人越来越多。宫廷、民间、文人士大夫之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绘画创作风格。
宋朝在尚文思想影响下,思想文化不在继承大唐的雍容开放,转而以内敛含蓄,内省法度为主要绘画思想,意蕴委婉含蓄、清丽雅致,宋代全新的审美特征出现了。
三、笔墨丹青、流芳千古——传承千年的艺术明珠
唐宋花鸟画大多以画匠和宫廷画师为主,讲求“神形兼备”,北宋后期文人 开始参与绘画创作,开始注重绘画的“象外之意”。
直到元、明、清时期,文人 全面参与绘画创作中,其思想文化主导了花鸟画的绘画思想和审美取向,要求绘画创作能抒写“胸中逸气”。
在唐宋花鸟画的绘画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下,后世绘画逐渐形成了以“形神兼备”的创作手法,表达“象外之意”,抒写“胸中逸气”的创作形式当今世界日新月异。
唐宋花鸟画尽显绝妙的同时,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也呈现不同时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也是人们的一种美好事物的精神寄托。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