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央视网书画频道
本网讯:初学书法的朋友,需要掌握笔法。那让小编介绍下沈尹默大师的书法心得吧。
沈尹默(1883.6.11—1971.6.1),初名沈实、君默。后更名沈尹默,字中,号秋明、匏瓜、君墨,别号鬼谷子,斋名“秋明室”、“匏瓜庵”。原籍浙江吴兴(今湖州),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我国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
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20世纪40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工楷、行、草书,尤精行书。初学褚遂良,30岁后由文徵明、米芾、智永、虞世南而上溯二王。中年始临写《兰亭序》,并涉猎晋、唐诸大家,尤得力于欧阳询、怀素两《千字文》。晚年又遍临北魏、隋唐碑版,对《张迁碑》、《曹全碑》、《郑文公碑》等用功尤勤,书作清圆秀润,劲健遒逸,风格别具,自成一家。虽目力不佳晚年益甚,对面不能见人,尚能作朱丝精楷,纯熟秀美,尤为世重。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以下”。台湾大学教授傅申先生在《民初帖学书家沈尹默》一文中,有“楷书中我认为适合他书写的,还是细笔的楮楷,真是清隽秀朗,风度翩翩,在赵孟頫后,难得一睹。”已故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
沈老对前人书论颇多阐发,于笔法、笔势多有创见。他的书法理论著作多发表于1949年以后,如1952年的《谈书法》,1955年的《书法漫谈》,1957年的《书法论》和《文学改革与书法兴废问题》,1958年的《学书丛话》,1960年的《答人问书法》,1961年的和《青年朋友们谈书法》和《和青年朋友们再谈书法》,1962年的《谈中国书法》和《怎样练好使用毛笔字》,1963年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一)》,1964年的《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和《二王法书管窥》,1965年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二)》,1978年的《书法论丛》,1981年的《沈尹默论书丛稿》。沈老在旧体诗词创作方面也有很高造诣,所作诗词清丽洒脱、隽永飘逸,为一时之冠,诗词集有《秋明集》、《沈尹默诗词集》等。
沈老书法作品广泛流传于海内外,深得人民的喜爱。毛主席曾接见过他,对他的工作和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南海收藏书画集》的第一页乃是沈老写给主席的书法。总理家中和办公室都曾挂过沈老的字。
特别是1981年出版的《沈尹默书法集》,比较全面地收集了他二十岁以后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反映了他书法嬗变的全过程。1999年的《沈尹默手稿墨迹》则为他的草稿书扎精品四十余件,以行草为主。近年来故居在海峡二岸收集到沈老书墓志铭八种,从1921年到1960年,横跨四十年,可以看到沈老楷书从北碑、唐晋风味演变到自成独特风格的过程。乃为研究沈氏碑帖及学书者临摹之范本。
尹默先生一生追求学术与进步,不愧为一代诗人,书坛泰斗,将与史永存。
(责任编辑:李宏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