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书画圈
本网讯:1955年6月23日至29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隆重召开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是被邀参会的主要国家。
郭沫若以世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的身份被邀出席大会。郭沫若、廖承志、楚图南商定,为响应美国画家安东·里费勒吉尔的建议“让全世界进步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艺术而对世界和平大会作出贡献”的提议,决定邀请我国当代书画名家14人,合作创作以和平、友谊为主题的巨幅国画《和平颂》。
这十四人分别是:齐白石、陈半丁、何香凝、于非闇、汪慎生、李瑞龄、马晋、徐燕孙、杨敏、王雪涛、吴一舸、张其翼、田世光、段履青。《和平颂》的创作团队包括了第一、第二两届中国美协主席和其他12人,如北京画院首任三位副院长、首批北京画院多位院内外花鸟画师。 《和平颂》由14位书画家在中国美协旧址(北京帅府园),前后历时十天,于五月完成。郭沫若题写“和平颂”三个大字和“一九五五年六月郭沫若题”,后钤印一方。
《和平颂》作品的主体是15只象征和平的鸽子(原作近景鸽子身长约25厘米),紧扣主题。7只飞姿各异,展翅翱翔在五彩缤纷的百花丛中与壮美的松石和溪流之间。其余8只形态各异地散落在地面的和平鸽,有的在花丛草地之上,有的在溪流巨石之间,错落有致。这些和平鸽或觅食、或休闲、或嬉戏。这种轻松、优雅的环境氛围的营造,正体现了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向往的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和平颂》在世界和平大会上产生的历史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各界人士对传统中国画的认知,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平颂》同时也改变了许多传统中国画参与画家的人生轨迹。2005年,为纪念《和平颂》创作50周年,对外友协把该画印在贺年卡上,陈昊苏会长还称《和平颂》为对外友协的“镇会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