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本网讯:编前语:
疫情突发,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为了打好这场全民抗疫的阻击战,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响应政府的号召,避免外出流动带来疫情传染,更多人选择了自觉地留守在了家中。各大博物馆、艺术馆在这非常时期也纷纷选择了闭馆。在此期间,新华文化、新华书画特推出了“防控疫情 线上展览”策划,每天发布一个线上展览,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让您足不出户也可以随时体验到艺术的熏陶,感受到艺术带来的力量,在艺术的陪伴下舒缓焦虑情绪,更积极、更乐观地度过每一天。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越无人识越安闲”出自齐白石的一首自作诗,有一次,齐白石的门人为他画像,而身旁好友皆说不像,唯有齐白石题诗一首作为巧妙回应“身如朽木口加缄,两字尘情一笔删。笑倒此翁真是我,越无人识越安闲”。作为此次展览主题,这首七言绝句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齐白石的人物画艺术,作为中国画的集大成者,齐白石诗书画印全能,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和社会上都对齐白石的花鸟、草虫关注颇多,山水、人物则相对薄弱。而且在齐白石自己的艺术生涯中,他也曾对人说过四十岁后较少做人物画,在润格笔单中人物画也逐渐消失,这与齐白石人物画不受时人认可有关,而“越无人识越安闲”则可视为齐白石对于外界最好的回应,从中我们也能感受齐白石超然的人生态度,以及淡于名利,坚守艺术“寂寞之道”的本心。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齐白石的人物画之名远早于他的花鸟画、山水画之名。据白石老人自己回忆,他人生中的第一张绘画作品便是8岁时摹拓的雷公像,在做雕花木匠时,齐白石也常常会为乡邻们绘制神像功对来养家糊口。正式踏上绘画道路之后,除了为人画写真像之外,齐白石还擅画仕女,还因此在湘潭当地赢得了“齐美人”的称号。此次展览中齐白石的早年仕女作品可谓佳作云集,汇聚了诸如《西施浣纱图》、《黛玉葬花图》、《麻姑进酿图》等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女性形象,观众可以从精细的作品中看到齐白石早年扎实的人物画造型功底。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除此之外,齐白石还常常借画抒怀,将自己的情感以及处世观、人生观融入到画作中,所以在很多展品里都可以看到齐白石自己的影子。在展览中,我们将具有自画像性质的作品进行了重点梳理呈现,如早期的《白石草衣像》,画中的齐白石虽然衣着朴素但却身背书册、怀抱古琴,可以想见早年作为民间画师时的齐白石心中所怀的文人理想。人到暮年,齐白石非常喜欢画《老当益壮》,画中老人手持拐杖,轻松而又自信。这些展品不但用艺术的形式记录下齐白石的形象,也真实的反映出齐白石一生之中不断变化,丰富而又精彩的内心世界。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之二”是北京画院美术馆自2005年开馆以来所推出的齐白石作品陈列的第二轮第四展,也是北京画院“2019人物之年”最具重量级的展览项目。此次展览以齐白石人物画的演变历程为线索,共分为:下笔如神在写真(早期作品)、扫除凡格总难能(中期作品)、幸能笔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块,以精彩的齐白石原作、详实的文献资料和难得一见的“手稿”还原齐白石大写意人物画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色。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部分展品鉴赏
《罗汉图册(1)》 湖南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33×26.5cm 纸本墨笔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罗汉图册(2)》 湖南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33×26.5cm 纸本墨笔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罗汉图册(3)》 湖南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33×26.5cm 纸本墨笔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罗汉图册(4)》 湖南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 33×26.5cm 纸本墨笔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人骂我我也骂人》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 40.5×29cm 纸本设色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上学图》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 34.5×25cm 纸本设色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石涛作画图》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 26.5×33cm 纸本设色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歇歇》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 34.5×24.5cm 纸本设色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仿唐寅人物稿》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 62.5×24cm 纸本墨笔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李铁拐》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 133.5×33.5cm 纸本设色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美术馆)
(责任编辑:张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