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奖首页新闻红色神笔毛体展览赛委红色后代公益书画书法大咖红色书院红色影视红色领导出版物红粉
传播红色文化、发扬长征精神
首页>新闻点>内容

毛泽东与杨开慧的传奇爱情故事,令人动容!

来源:神笔奖时间:2019/10/23 16:27:40

来源:木子艺术工作室

 

杨开慧带毛岸英、毛岸青到上海

本网讯:杨开慧是大家闺秀。其父杨昌济,世居板仓,人称“板仓先生”,他一生“操行纯洁,笃志好学”,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曾以公费留学日本、英国九年,专攻教育和哲学。

杨昌济立志在教育界做出一番事业,远在国外时,就改名“怀中”,归国后,他拒绝了湖南都督谭延给出的省教育厅厅长的任命,选择去师范学校当了一名教员。

杨昌济在湖南乃至全国教育界都颇有影响,他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与李大钊等中共早期革命家有来往。

 

左起:杨瑛、杨开智(杨开慧的兄长)、李常德,中:向振熙(杨开慧的母亲)

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知书达理、忠厚和善、勤劳俭朴,她同情并支持革命。

杨开慧从小生长在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四岁就开始读《百家姓》,还能朗诵不少诗词名篇,五岁开始临帖,入格归真,颇见功力。她曾先后就读于杨公庙小学、隐储女子学校、衡粹女校、县立第一女子高小,打下了良好的文字基础。她喜欢读书,尤其喜爱《木兰辞》,向往那种少女戎马倥偬的征战生活,她还爱听民间传说中有关穷人造反的故事,她敬佩农民英雄。她热爱劳动,经常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她很早就学会了缝纫,能做女工活。1913年,杨昌济学成归国,杨开慧离开板仓,随父亲迁居长沙,住在妙高峰附近的“板仓杨寓”,坚持在家自学。

这一年,毛泽东怀着远大理想,来到一师求学。

杨昌济对毛泽东的帮助很大,他十分赏识这位青年学生。求学五年,毛泽东品学兼优,表现十分优异,更关键的是,毛泽东表现出来的那种彻底的革命精神、雄壮的气魄,更是令人折服。

杨昌济曾说:“我在一师有两个最好的学生,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蔡和森,特别是毛泽东,他将来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1918年,杨昌济北上北京,就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毛泽东从一师毕业后,杨昌济鼓励他投考北京大学,并告诉他和蔡和森,有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机会。8月19日,毛泽东为领导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来到北京,由于母亲的身体和个人志向等原因,他最终没有赴法。毛泽东需要在北京生活下去。杨昌济伸出了援手,他介绍毛泽东去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在此期间,毛泽东开始与图书馆长李大钊接触,思想进步很快。

在一师期间,毛泽东就经常拜访杨昌济,在“板仓杨寓”,毛泽东和杨开慧相识了。

杨开慧对毛泽东十分敬仰,在她看来,这位充满豪气的年轻人的话语是那么吸引人,她总是仔细聆听。毛泽东则常常启发开慧思考问题,引导她发表意见,帮助她解决各种疑难。

杨开慧则会把自己的笔记拿给毛泽东批阅,她甚至学习了毛泽东锻炼身体的方法,坚持洗冷水浴,行深呼吸。

毛泽东到北京后,杨开慧开始参加毛泽东组织的各项活动,阅读《新青年》《新潮》等进步报刊,初步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

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感情加深了,他们是最真挚的朋友,他们在进步的道路上携手向前。他们之间的交往,一反封建婚姻中男女之间的交往模式,而完全在情投意合的基础上,在有共同信仰的基础上,慢慢靠近。

五四运动爆发,杨开慧和毛泽东欣然接受这场风暴的洗礼,他们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积极活跃,欢欣鼓舞。

1919年底,毛泽东率领“驱张运动”代表团来到北京,毛泽东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十八岁的杨开慧,也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对马克思主义有所接触,他们一起去故宫、北海,交流学习体会,研究改造国家和社会的方法,两颗心更加靠近了。

这一场恋爱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是初恋。

1920年,杨开慧之父杨昌济因病去世,毛泽东、蔡和森、杨开慧一起扶柩南下,回到板仓,杨开慧想在长沙继续求学,但因她剪短发,许多学校认为她是“过激党”而不肯让她入学,后在杨昌济生前朋友的帮助下,杨开慧进入福湘女中读书。

在长沙,杨开慧和毛泽东这一对进步青年,很快就掀起了一股革命热潮。杨开慧支持毛泽东的事业,毛泽东要创办文化书社,作为党的宣传联络地点,杨开慧立刻说服母亲拿出父亲的一部分“奠仪”费,捐作毛泽东的革命经费。

她参加毛泽东组织的湖南学生联合会,做宣传工作。她在各个学校之间奔走,组织宣传队,深入工农群众,她突破外国传教士的阻挠,组织学生参加示威游行。

1920年10月,杨开慧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在长沙,杨开慧在革命中表现出来的果敢,足以让她与毛泽东比肩。她反对三从四德,主张妇女解放;她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向不平等的根源进攻》《呈某世伯的一封信》等,篇篇笔触辛辣,反对封建礼教;她支持“开放女禁”的妇女解放运动,成为湖南第一批进入男校求学的女学生,对此行为,毛泽东十分赞赏。

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和杨开慧,俨然已经成为湖南革命界的一道风景,他们真挚的爱情公开了。

他们对彼此感情如此强烈,毛泽东写下《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杨开慧后来记述这段感情:“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的爱他。自从听到他的许多的事,看到他的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上了他,不过我没有希望同他结婚,一直到他有许多的信给我,表示他的爱意,我还不敢相信我有这样的幸运!我想象着,假若有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去死!假若他被人提去杀了,我一定要同他共这命运。”

这是以灵魂和生命相许的爱恋啊!1920年冬天,两颗伟大的心终于结合在一起,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了。

没有繁文缛节,他们的婚礼出奇的简朴。他们是心与心的结合,不要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他们的婚礼在船山学社举行,他们花了六元钱请至亲好友吃了一顿饭,杨开慧不坐花轿,自己夹着书包,搬进了毛泽东在一师附小主事室简陋的宿舍,这在当时,实为惊世骇俗之举。

杨开慧是妇女界的先锋,是一名革命者,她和毛泽东的婚姻,是从一点一滴的感情培养中慢慢走过来的,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他们的结合,实为当时湖南社会上流传的佳话。

婚后不久,毛泽东参加了中共一大,从上海回来之后,他便正式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革命生涯,在毛泽东早期革命中,杨开慧无疑是他坚强的后盾和助手。

在清水塘,杨开慧从事湘区党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她常和毛泽东一样,在油灯下工作到深夜。她会把饭菜热在锅里,半夜拿出来给彻夜工作的毛泽东吃;冬天,她会帮毛泽东弄好取暖的“汤婆子”,深夜,也不忘给烘笼加炭。

在上海英租界甲秀里,她协助毛泽东办报,搜集整理材料,她还和向警予一起,组织和指导妇女运动;在韶山,她和毛泽东一起“走人家”,发动农民运动,她把革命思想编成通俗易懂的歌谣,传播给广大农民。

 

1924年,毛泽东和杨开慧在上海的住址——慕尔鸣路甲秀里(今威海路583弄)

在广州东山路庙前西街38号,她协助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和《农民问题丛刊》,她担任联络工作,与恽代英、林伯渠、李富春等人联系,积极支持北伐。

 

1925年杨开慧随毛泽东来到广州,寓住在东山路庙前西街38号,担任党内领导同志之间传递文件、书信工作。图为杨开慧1925年留影

在望麓园1号,她参加湖南省农会的工作,积极筹备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武昌都府堤41号,她在油灯下帮毛泽东誊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上井冈山,杨开慧就在板仓老家,继续坚持地下斗争。这是多么坚强的女性啊!她见丈夫毛泽东如此辛苦,总想通过自己拼命的工作,来替他分担。她要和他一起,为共同的理想奋斗。

然而,夫妻之间不是没有矛盾。毛泽东是一个职业革命家,这就注定他不能像一个普通的丈夫、父亲一样,长长久久地陪在妻儿身边。他亏欠杨开慧和孩子们太多。

1923年“二七惨案”后,湖南军阀赵恒锡下令通缉毛泽东。4月,毛泽东远走上海,毛岸英当时不到半岁,杨开慧怀着第二胎,生活和工作不堪重负。杨开慧向毛泽东表示,希望他今后的生活能够稍微安定些,多一些时间留给家庭和孩子,可毛泽东还是毅然走了,他写信来,劝杨开慧自强,不可太依赖丈夫。

秋天,毛泽东回来了,可没过两个月又要去广州。这时候毛岸青刚刚出生,家里的生活更加困难,杨开慧爆发了,她和毛泽东争执,毛泽东独自离开。在南去的火车上,毛泽东开始反思自己。无意中,他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布袋里掏出一个牛皮纸包,里面是一小包饭,一些辣椒牛肉干和一个煎荷包蛋。毛泽东瞬间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多么好的妻子,多么细腻的女性啊!曾经的大家闺秀,跟了他之后,受尽苦楚。两个孩子出生,毛泽东都不在杨开慧身边,她都毫无怨言。

毛泽东感到愧疚了。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一句话讲透了杨开慧和毛泽东的关系,他们就是并肩战斗的一双知己、一对爱人!

放眼人间,如果杨开慧都不理解毛泽东,那他的一身抱负又能向谁诉说?接到毛泽东的信,杨开慧释然了,她决定坚强,因为自己的坚强,就是对毛泽东——她的人间知己的成全。

杨开慧在广州时,又要带孩子,又要写字,家里也没有请人,她便一边用脚摇着摇篮,一边写字;在板仓,她和毛泽东彻夜长谈,她让毛泽东放心去革命,自己则在家带着孩子、照顾母亲;毛泽东闹革命去了,一走很久都没音讯,杨开慧就苦等。

秋收起义失败,她着急,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她稍觉安慰。她收到了毛泽东的信:“霞:我来此经商,开始生意不佳,蚀了本,如今渐有好转,兴旺起来了。甚堪告慰⋯⋯润。”

可即便如此,杨开慧对毛泽东的思念却越来越深,她毕竟是一个妻子,一个年轻的妈妈,一个感情丰富的女性啊。

她写下五言长诗《偶感》:

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是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心怀长郁郁,何日复重逢。

愁肠百转,有情有义。诗词唱和,这是属于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独特语言。这一份坚贞的情感,也是杨开慧在革命的道路上走下去的强大动力。

杨开慧被捕后,受到了各种酷刑,敌人问:“你丈夫毛泽东在哪里?”

杨开慧说:“这你们还不知道吗?他在井冈山,你们不是发动了几万人去‘会剿’他吗?你们奈何他不得,还来问我?真是可笑!”

敌人又说,只要杨开慧愿意和毛泽东脱离关系,就可以获得自由,杨开慧断然拒绝,她和毛泽东都是要革命的,他们是生死相许颠扑不破的关系,怎么能因为反动派的诱导就放弃呢。

何键恼羞成怒,说了一句,“毛泽东的堂客不杀,别的政治犯都可以不杀了。”堂客在湖南话里是妻子的意思。因为是共产党员,因为是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牺牲了。

这对毛泽东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杨开慧因爱他而死,他欠杨开慧的,再也没有机会偿还,他只有用余生的爱,来追念这段感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杨开慧对毛泽东的爱是不朽的,他们有情有义有子有诗,他们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遇到,谱写了一曲爱的史诗,杨开慧则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天鹅之歌式的爱情绝唱。

毛泽东曾对他的卫兵说:“她的牺牲很大一个原因是她是毛泽东的夫人。爱人和孩子为我做出了很大牺牲,我对他们是负疚的。”

毛泽东在接见杨开慧堂妹时说:“你霞姐是有小孩子在身边牺牲的,很难得!”“你霞姐是积极主张武装斗争的!”

他还接见了和杨开慧一起坐牢的保姆陈玉英,在了解杨开慧的牺牲经过后他说:“开慧是个好人哩!岸英是个好伢子哩!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家就牺牲了六个,有的全家牺牲了。”

毛泽东对杨开慧的爱,穿越了时空,而这种绵长恒久的爱的证明,就是毛泽东在1957年写的那首千古宏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1961年,章士钊向毛泽东请教词中“骄杨”二字作何解释,毛泽东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

1962年11月25日,毛泽东获悉杨老夫人去世后,致信杨开智,“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再次表达了他对杨开慧的爱意与怀念。

 

1962年,毛岸青在父亲毛泽东的嘱托下回湖南老家看望90高龄的外婆。左起舅舅杨开智、舅妈李崇德、刘思齐、毛岸青、邵华、表妹杨英

杨开慧死后,毛泽东对杨家人十分照顾。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用自己的稿费,给杨开慧的母亲寄生活费,如果秘书忘了寄,他会叮嘱补寄。

1949年10月,他曾指示湖南省委,“杨开智夫妇如有困难,可以给若干帮助。”土改开始后,毛泽东又对湖南领导说:“杨家是地主。但她家里为革命牺牲的人多,可以免于斗争。”

1950年,毛泽东派毛岸英回板仓探望杨家亲属。此后,毛岸青和邵华夫妇,也曾多次回湖南探望。

毛泽东对当年与杨开慧一起被捕的保姆陈玉英也十分照顾,他请毛岸英到长沙“一定要找到孙嫂”,安排她家的生活,后来陈玉英到北京,毛泽东听她讲述杨开慧过去的事,流下了眼泪。

杨开慧的舅舅向理卿、向明卿,都曾得到过帮助,他们都是在过去帮助过毛泽东和杨开慧的人,杨开慧牺牲,是向家人帮助殓葬。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住在中南海,三十年前,他和杨开慧在北海定情,短短的距离,却已然沧海桑田。

1961年,毛泽东回长沙视察,深夜,他突然提出要参观烈士公园,在陈列厅,毛泽东悄然来到杨开慧遗像前,凝视良久。

(本文选自毛新宇《毛泽东三兄弟》,人民文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张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