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本网讯:海拔575米的香炉峰脚下,一棵树龄五六十年的老槐树枝繁叶茂。为了它,场馆规划面积2.4公顷的香山革命纪念馆往东挪了5米。
秋风飒爽,枝叶总关情,点滴见初心。这初心是来时路,路的起点就在树根深扎的这片土地上。
为传承铭记这份红色记忆,一座香山革命纪念馆在香山脚下悄然建成,香山南麓半山腰的8处革命旧址也完成修缮,数万件文物和展品、数千张图片和表格,还有珍贵的历史视频,在声光电的辅助下,拨开历史的浮云,全景式生动呈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
6千平方米追溯新中国奠基。
纪念馆《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展厅里,一枚证章貌不惊人——一元硬币大小,金属质地,上面有一颗红色五角星,里面竖着书写“七一”两字。“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作用,有人猜这是一枚纪念徽章,有人猜是奖章。”纪念馆展览征集组负责人何丁表示,这是劳动大学的通行证章。
劳动大学通行证
1949年3月25日,这所特殊的大学迎来新生——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进驻香山,对外称“劳动大学”。何丁说:“这枚通行证章反面有编号,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文字或标志,保密性强,是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及中央军委机关人员出入香山的通行证。”
证章值得珍藏,这一天更值得铭记。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告别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迎来了从农村向城市的伟大转折,开始建立和建设人民共和国的宏图伟业。
在香山的181天中,毛泽东同志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吹响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进军号角;组织筹备政治协商会议,明确了新中国一系列基本国策和宏伟蓝图;在香山,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理论和政策基础;在香山,中共中央确定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建设根本方针;在香山,留下了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李济深等众多著名民主人士的足迹。周恩来在谈到香山时说,要记住这个地方。中国革命走了许多弯路,只有在毛主席领导下才走上正确的道路,从胜利走向胜利。
纪念馆序厅
70年后,香山风景依旧,红色记忆愈发鲜明。
据不完全统计,毛泽东同志在香山期间,起草了179封电报,主持和出席了重要会议13次,撰写重要文章、发表社论、新闻稿及声明21篇,会见各界人士48人次以上。修缮后的屋内,格局未变,巨大的《中国解放区形势图》铺满整面墙,每一处解放区都用深红色标注。纪念馆的展厅也复原了这一场景,“屋”内新增了电子屏,17封重要电报滚动播放,解放南京的珍贵历史画面投影在墙壁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使用的木船、曾联松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原稿、开国大典上使用的“九头鸟”喇叭、开国大典珍稀影像……6千平方米的展厅里,一件件从历史中走来的梦想,折射出革故鼎新、筑基开元的光辉。
22.5米高新馆打造“中国质量”
纪念馆里,第一件大型文物是一辆吉普车。这是1942年美国道奇公司生产的军用中型吉普车,备胎位置位于驾驶室外,前机盖为侧开式,是其典型特征。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出发,乘坐着同款汽车,进京“赶考”。
西苑阅兵时使用的同型吉普车
隔着不远,还有一辆吉普车展品。这是1949年,毛泽东在西苑阅兵时乘坐的同款车,生产商是美国福特公司。当年,北平市的一位副市长建议将自己乘坐的一辆高档轿车作为检阅车辆使用,几位民主人士也争相邀请毛泽东使用自己的车。毛泽东都没同意,他笑着说:“用我们缴获的战利品——美式汽车检阅部队,岂不是更有意义么?”
展厅里还有一枚小小的邮票。这是1949年由中华邮政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票面上印着“发展生产 繁荣经济”。
70年转瞬,历经苦难的前人圆梦,我们见证着辉煌:
占地2.4公顷、建筑面积17985平方米,建筑高度22.5米的新中式风纪念馆落成,施工中所有用材,包括钉子等小微材料全部使用国产。
“中国制造,确保了高水平的中国质量。”纪念馆常务副馆长唐开文说,纪念馆总体布局沿南北轴线展开,依山就势。建筑东侧,群树和远山映衬出场馆的自然质朴、稳重庄严;建筑南侧,尽可能保留原有植被并适当补植,丰富植物层次;建筑西侧,采用消隐式处理,通过绿化设置弱化建筑体量,融于周边群山;建筑北侧,营造丰富种植空间和种植层次,使建筑整体融于西山。
建筑本身也藏着红色情怀。东门外设国旗及旗台,高度为19.49米。南门外建造28根廊柱,象征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国的28年奋斗历程。二层东侧设“四梁八柱”造型,展现中共中央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筹备新政协,组建中央人民政府,为新中国的诞生搭建四梁八柱。
一馆可见70年时光穿梭。
这座宏伟的新中式建筑,从修建到装修,全部用料都实现国产化。共和国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7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的原因,藏到馆内。一个先进的政党,一个优越的制度,还有一群伟大的人民。
步量全国征集2千件展品
双清别墅外观
香山南麓,松林挺拔,池水清澈,灰瓦白墙的双清别墅大门敞开。卧室的衣架上,挂着毛泽东的一件中山装、一条衬裤。
讲解员娓娓讲述背后的故事——有一天,毛泽东去北平饭店会见张澜,事先嘱咐警卫员李银桥:“张澜先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了不少贡献,在民主人士中享有很高威望,我们要尊重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李银桥在仅有的几年衣服里选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件没有补丁的,心里不是滋味,“诉苦”说,主席,咱们是穷秀才进京赶考,连件好衣服都没有。毛泽东说:“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
“现在您看到的这条衬裤是1962年李银桥离开中南海时,毛泽东送给他的纪念品。后来,李银桥把它捐赠给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我们专门按照原物复制了一条。”
毛主席的办公桌
山上山下,数个展览一同开放,1200件文物还有近万件原状陈列使用的摆件,都是纪念馆筹备组的工作人员跑遍全国各地搜集来的。文物征集组工作人员乔玲梅说,我们沿着千里河堤希望找到一艘解放军过江时使用的木船。我们跑遍四五个省,为了找到一辆吉普车。“有人问我们值得么?当然值!因为它们都是新中国奠基过程中的亲历者。”
渡江战役中使用的木船
在征集中央军委作战部参谋赵光琛参与设计制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样徽时,95岁高龄的赵光琛思路有些迟缓,但听说纪念馆希望征集样徽并进行公开展示时,老人目光炯炯,他说:“我整个人都是共产党的,还有什么不能给?!”
这只是一个征集过程的片段。展品征集过程中,一位外地收藏家专程在北京转机,就为了将珍藏无偿捐出;一位河北收藏家特意出资购买了一组珍贵的史料,捐赠给纪念馆;清华大学档案馆将一套历史档案完整地复制了一份,供新展使用……
一人一物,一段段记忆有了温度,汇聚在展厅里。苏静在北平和谈和签署《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时用的钢笔是从平津战役纪念馆复制的;渡江战役期间人民解放军第30团团长胡士平写的《渡江日记》、“渡江第一船”锦旗是从渡江胜利纪念馆复制的;1949年10月1日于北京卧佛寺召开的庆祝人民政协开幕大会照片是张克难捐赠的……细微之处见证伟大。
国共谈判信件
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所长洪麦恩73岁,脖子上挂着工作证,他一步一停,认真核对展陈形式。他说,重点图片使用灯箱、重要展品说明牌底色由灰色变成红色,我们希望引领观众身临其境地走入历史,重温人民共和国在东方屹立起来的全过程,感受时代的精神。
展览最后一部分,一幅幅老照片将70年快速串联:王进喜和工人们用身体搅拌水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84年国庆游行的大学生队伍通过天安门时,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运动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载入联合国多项决议;“玉兔二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新的历史不断创造,是对过往最好的纪念。
每个人的梦想都拾级而上,征途继续,“赶考”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张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