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奖首页新闻红色神笔毛体展览赛委红色后代公益书画书法大咖红色书院红色影视红色领导出版物红粉
传播红色文化、发扬长征精神
首页>新闻点>内容

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简史,跟先辈们学设计!

来源:神笔奖时间:2018/10/13 15:25:37

本网讯 来源 中国收藏协会 首先,来一张国徽的图:
当时中央对于国徽设计的要求是:
1、要有中国特征;
2、要有政权特征;
3、形式要庄严富丽。用齿轮、麦稻穗,五星、绶带作为题材。
后来根据中央美术学院国徽设计组张仃的设计,中央意见:要求国徽中必须有天安门的形象,用以代表“五四”民主运动发祥地、新中国的诞生地,以天安门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张仃、仲灵共设计了5个相似的图案,现仍收存在政协档案馆。

 
设计说明:“齿轮、嘉禾的结合,代表工农联盟。”“衬景及五角红星,代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及共产主义的光芒普照全球。”“地球上面将我国版图显露出来,表现了我国特征——地域辽阔广大。”本文为叙述方便,将这一方案称为第一基本稿,创意在于:后定型于国徽上的齿轮、嘉禾结合和五角星。
当时征集的稿件也很多,但由于都没有达到要求,后来专门安排了两个组负责设计工作:
一组是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组由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罗哲文等组成。
另一组是中央美术学院国徽设计组由张仃、张光宇、周令钊、钟灵等组成。
清华大学营建系林徽音、莫宗江等在1949年10月23日提交了一个国徽图案和《拟制国徽图案说明》。
 
 
《说明》全文如下:
拟制国徽图案说明 
  拟制国徽图案以一个璧(或瑗)为主体:以国名、五星、齿轮、嘉禾为主要题材;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而成图案的整体。也可以说,上部的璧及璧上的文字,中心的金星齿轮,组织略成汉镜的样式,旁用嘉禾环抱,下面以红色组绶穿瑗为结束。颜色用金、玉、红三色。
  璧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品。《周礼》:“以苍璧礼天”。《说文》:“瑗,大孔璧也。”这个璧是大孔的,所以也可以说是一个瑗。《荀子•大略篇》说:“召人以瑗”,瑗召全国人民,象征统一。璧或瑗都是玉制的,玉性温和,象征和平。璧上浅雕卷草花纹为地,是采用唐代卷草的样式。国名字体用汉八分书,金色。
大小五颗金星是采用国旗上的五星,金色齿轮代表工,金色嘉禾代表农。这三种母题都是中国传统艺术里所未有的。不过汉镜中的弧纹,与齿纹略似,所以作为齿轮,用在相同的地位上。汉镜中心常有四瓣的钮,本图案则作成五角的大星;汉镜上常用小粒的“乳”,小五角星也是“乳”的变形。
全部作成镜形,以象征光明。嘉禾抱着璧的两侧,缀以红绶。红色象征革命。红绶穿过小瑗的孔成一个结,象征革命人民的大团结。红绶和绶结所采用的褶皱样式是南北朝造象上所常见的风格,不是西洋系统的缎带结之类。
设计人在本图案里尽量地采用了中国数千年艺术的传统,以表现我们的民族文化;同时努力将象征新民主主义中国政权的新母题配合,求其由古代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图案;颜色仅用金、玉、红三色;目的在求其形成一个庄严重典雅而不浮跨不艳俗的图案,以表示中国新旧文化之继续与调和,是否差强达到这目的,是要请求指示批评的。
这个图案无论用彩色,单色,或做成浮雕,都是适用的。
这只是一幅草图,若蒙核准采纳,当即绘成放大的准确详细的正式彩色图、墨线详图和一个浮雕模型呈阅。
林徽音 雕饰学教授,做中国建筑的研究
莫宗江 雕饰学教授,做中国建筑的研究
集体设计
参加技术意见者
邓以蛰 中国美术史教授
王 逊 工艺史教授
高 庄 雕塑教授
梁思成 中国雕塑史教授,做中国建筑的研究
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这是前辈那个时期的设计说明,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做的设计说明,找找差距,取其精华学习一下。
张仃等人在6月15日也提交了他们的修改方案,天安门从斜透视改为正立面,但时间匆忙,立面上画了10开间(中间1间,左侧4间,右侧5间)。

 
其设计说明书如下:
国徽应征图案设计含义:
一、红色齿轮、金色嘉禾、象征工农联盟。齿轮上方,置五角金星(本文作者评注:是“五角金星”,不是“五星”——五颗星),象征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齿轮嘉禾下方结以红带,像征全国人民大团结,国家富强康乐。
三、天安门——富有革命历史意义的代表性建筑物,是我五千年文化,伟大、坚强、英雄祖国的象征(本文作者评注:未见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的话)。  
附设计人意见书
在国徽草案设计过程中,因清华大学梁思成诸先生亦在进行设计,为互相充实设计内容与表现形式,故一度交换意见,对梁先生之设计理想,颇表钦佩,我们的设计接受了梁先生很多宝贵意见,但与梁先生意见相左部分,仍加保留,故附上意见书,作为补充说明:
  一、关于主题处理问题:
梁先生认为:天安门为一建筑物,不宜作为国徽中构成物,图式化有困难,宜力避画成一张风景画片,要变成次要装饰。
设计人认为:齿轮、嘉禾、天安门,均为图案主要构成部分,尤宜以天安门为主体,即使画成风景画亦无妨(世界各国国徽中画地理特征的风景画是很多的)不能因形式而害主题。  
二、关于写实手法问题:
梁先生认为:国徽造型最好更富图式化、装饰风,写实易于庸俗。
设计人认为:自然形态的事物,必须经过加工、才能变成艺术品。但加工过分或不适当,不但没有强调自然事物的本质,反而改变了它的面貌,譬如群众要求的嘉禾式样是非常现实的,又非常富于理想的,金光闪闪,颗粒累累,倘仅从形式上追求,无论自出汉砖也好,魏造象也好,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美感上的要求的,写实是通俗的,但并不是庸俗的。
三、关于承继美术历史传统问题:
梁先生认为:国徽图案应继承美术上历史传统,多采用民族形式。
设计人认为:梁先生精神是好的,但继承美术上历史传统,应该是有批判的,我们应该承继能服务人民的部分,批判反人民的部分,这是原则。更重要的:不是一味模仿古人,无原则歌倾古人,而是“推陈出新”。
梁先生认为:国徽中彩带仿六朝石刻为高古,唐代就火气重了。
设计人认为:六朝的,唐的石刻造型都可取法,看用于什么场合,有些六朝石刻佛像彩带,表现静止,确是精构,倘用在国徽中,就太静止了,而唐之吴带是运动的,所谓“吴带当风”,国徽彩带采用这样精神,正适应革命人民奔放感情的要求。
四、关于色彩运用问题:
北京朱墙、黄瓦、青天,为世界都城中独有之风貌,庄严华丽,故草案中色彩,主要采朱、金(同黄)、青三色,此亦为中国民族色彩,但一般知识分子因受资本主义教育,或受近世文人画影响,多厌此对比强烈色彩,认为“不雅”(尤其厌群青色,但不可改为西洋普蓝,及孔雀蓝,否则中国气味全失,且与朱金不和)。实则文人画未发展之前,国画一向重金、朱,敦煌唐画,再早汉画,均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广大人民,至今仍热爱此丰富强烈的色彩,其次非有强烈色彩,不适合装饰于中国建筑上,倘一味强调“调和”,适应书斋趣味,一经高悬、则黯然无光,因之不能使国徽产生壮丽堂皇印象。
设  计  者:张 仃
提供技术意见者:张光宇 周令钊
助 理 绘 画 者:曹肇基
通  讯  处:中央美术学院
一九五零年六月十五日 
6月17日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小组在梁思成、林徽音的领导下提交了设计方案和《国徽设计说明书》。

 
国徽设计说明书
  设计人:国立清华大学营建学系
  一、我们的了解是:
国徽不是寻常的图案花纹,它的内容的题材,除象征的几何形外,虽然也可以采用任何实物的形象,但在处理方法上,是要强调这实物的象征意义的。所以不注重写实,而注重实物的形象的简单轮廓,强调它的含义而象征化。
它的整体,无论是几件象征的实物,或几何形线纹的综合,必须组成一个容易辨认的、明确的形状。
这次的设计是以全国委员会国徽小组讨论所决定采用天安门为国徽主要内容之一而设计的。因为天安门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物,而它前面还有石桥、华表等许多复杂的实物,所以处理它的技术很需要考虑,掌握象征化的原则,必然:
(一)极力避免画面化,不要使它成为一幅风景画,这就要避免深度透视的应用,并避免写真的色彩。
(二)一切需图案化、象征化。象征主题内容的天安门,同其他象征的实物的画法的繁简必须约略相同,相互组成一个图案。
二、这个图案的象征意义
图案内以国旗上的金色五星和天安门为主要内容。五星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天安门象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源地,与在此宣告诞生的新中国(本文作者评注:是清华的设计说明这么说的,而张仃的设计说明没有如此说,怎么几十年后,被张仃给颠倒过来了)。以革命的红色作为天空,象征无数先烈的流血牺牲。底下正中为一个完整的齿轮,两旁饰以稻麦(本文作者评注:清华是有稻有麦,而张仃方案只是麦),象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以通过齿轮中心的大红丝结象征全国人民空前巩固团结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周围。就这样,以五种简单实物的形象,藉红色丝结的联系,组成一个新中国的国徽。
在处理方法上,强调五星与天安门在比例上的关系,是因为这样可以给人强烈的新中国的印象,收到全面含义的效果,为了同一原因,用纯金色浮雕的手法,处理天安门,省略了繁琐的细节与色彩,为使天安门象征化,而更适合于国徽的体裁。
红色描金,是中国民族形式的表现手法,兼有华丽与庄严的效果,采用作为国徽的色彩,是为中国劳动人民所爱好,并能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的。
一九五零年六月十七日
1950年6月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此时正在召开,全委会在6月20日召开国徽审查会议,周恩来总理和到会成员进行了评审。
 
最后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的第二图当选。
清华营建系国徽设计组第二天赶制了一个向政协大会展示的国徽图案:
 
1950年6月21日,清华营建系国徽图案
在图案下方用隶书书写:
一、形态和色彩符合征求条例国徽须庄严而富丽的规定。
二、以国旗和天安门为主要内容,国旗不但表示革命和工人阶级领导政权的意义,亦可省写国名。天安门则象征“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在此宣告诞生的新中国。合于条例“中国特征”的规定。
三、以齿轮和麦稻象征工农,麦稻并用,亦寓地广物博的意义,以绶带紧结齿轮和麦稻象征工农联盟。
 
1950年6月23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主持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报告和所报送的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1950年9月20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GB 15093-2008 国徽》规定了国徽的样式、材质及色彩。

尺寸坐标图
 
方格墨线图
 
                                                                          (责任编辑:沈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