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艺术
本网讯:
宋代是我国古代宫廷画繁荣发展的时期,这种围绕着封建帝王将相生活、朝政而进行的绘画,在北宋时达到鼎盛,此时的宫廷花鸟画从绘画技巧、绘画题材、语图关系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也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花鸟画源自新石器时代,在历史长河中逐步脱离其他画种,成为独立画科。唐至五代之后,花鸟画蓬勃发展,跃居于人物画之上,由单一的图画表现形式逐步转换为语图结合的表现形式,与山水画并驾齐驱。
宋代的工笔花鸟画
五代末至北宋初,工笔花鸟画开始走向成熟,绘画中的语图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北宋之前,绘画更加注重对宗教的传播宣传,北宋的文人画和宫廷花鸟画兴起之后,绘画创作从叙事层面转向写生层面,诗词介入画作的文人画和叙事题材的写意画逐渐兴起。
以文治天下是宋朝的国策,这个国策大大促进了宋代文化的发展。伴随着这种文化的转型与繁荣,宋代绘画美学的新思想、新领域都得到开创与繁荣发展。
北宋的花鸟画,形成了以黄筌、徐熙为代表的两大流派。黄派重形、色,技法上以勾勒染色法表现;而徐派则创立落墨法的表现形式,重作品意的表达。徐、黄两派也逐步形成了中国花鸟画的两大风格流派——写意和工笔。
宋徽宗时期,宫廷画院机制已经完全成熟,宫廷花鸟画在当时已经占据画坛的主流地位。北宋宫廷花鸟画语图合体的形式主要有诗与画的合体,最常见的是诗与画的合体,包括题画诗、诗意诗等。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构图开阔,以略带俯视的角度,用石青石绿的色彩渲染了高山和江河,展现了大江大河的气势磅礴。画中的村、桥、亭等建筑巧妙地与山川河流结合在一起,形成视觉重点,将自然山水描绘得秀丽壮美,是一幅既写实又富理想的山水画作品,体现出当时宫廷山水画的主流风格。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宋代的工笔画画面以方或圆为形状,从小处入手,以小博大,用熟练的构图手法、各种各样的画作对象以及简单写实的线条勾勒来蕴含广阔的意境,表达自己的主题思想。
宋徽宗的《竹禽图》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布局方式一般分为折枝花鸟画和折枝全景花鸟画两种。二者的区别在于折枝花鸟画所表现的是绘画对象的一部分,比较微观写实,而折枝全景花鸟除了主要对象外还有着一定的自然背景,如花草、树木等,比较贴近自然。
宋徽宗的《竹禽图》,简单勾勒的山石间伸出两枝翠竹,枝叶稀疏,布局上一上一下分割了画面。两只小鸟停留在翠竹上,右下方那只鸟仰头注视上方的小鸟,上方小鸟头像右下方侧视,腹部正对观众。两只鸟视线相对,呈现出对角线式的布局形式,又呈现出 S 型律动式的布局形式。
宋代工笔花鸟画在上色手法上,一般先使用淡墨勾勒出线条,然后上色或者用墨色晕染,色彩分为淡彩和重彩。在色彩运用上沿用了传统的“随类赋彩”,根据事物的实际色彩进行创作,通过白描造型、勾勒填彩,用分染、罩染、统染、点染、等技法,产生栩栩如生、精致动人的视觉效果。
北宋的文人画家主张把诗歌中抒写不尽的情思流溢在书法和绘画里,以补充文章诗歌的形容不足,作画讲求寄托,所以对艺术形象的创造“无常形而有常理”,可以不必拘泥于枝枝节节的形似而加以总体把握,达到物我交融,身与物化,形成充满“象外之意”的艺术意象。
较于气势恢弘的古代山水,宋代工笔画虽然尺幅较小,但是表现内容多样,结构立意和画面开合都有一种优雅别致的格调,展现出了绘画者的精巧构思,也更能引发大众的共鸣。
北宋崇文抑武,士大夫阶层成为政治社会的中坚力量,文人阶层的地位与影响力是之前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无法比拟的。这些文人士大夫注重个人文化修养,有着自己的审美趣味和评判标准,在绘画上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心性的抒发,推崇平淡宁静、天真简远以及神韵的表达,改变了传统阶层对于绘画的概念以及对绘画功能的认识。
推动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原因
北宋工笔画的发展,离不开统治阶层的审美取向和文化阶层的积极推动。当时对绘画的考评标准以“笔意俱全,不模仿古人而尽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艺高韵古为上;模仿前人而能出古意,形色像其物宜,而设色细,运思巧为中;传模图绘,不失其真为下”,这个标准代表的是统治阶层的审美取向,从而也引导了民间绘画风格的转变。
北宋著名宫廷画家崔白是花鸟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双喜图》描绘了两只喜鹊正要鸣叫着飞落在树枝上,引来兔子伫足回首张望的画面。三者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树枝竹草的曲折动态也增添了画面的活力,画面意境幽远,刻画形神兼备。这幅作品透露出了文人精神对北宋院体花鸟画的影响,不仅注重写实,也要兼顾形神,追求意境。
苏轼《枯木怪石图》
北宋的宫廷花鸟画常通过借物寓意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大自然的美,通过花鸟来赋予人们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内容非常简单,画面中只有一株形如鹿角的枯木,一块形如蜗牛的怪石,苏轼要表达的是他内心的一种忧郁的心境。
《枯木怪石图》作于“乌台诗案”之后,此时苏轼的人生遭遇和心态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作品或多或少地都表达了他的郁郁不得志的苦楚,暗含了仕途的曲折,表达了心中的悲愤和无奈。
宋代绘画是文人抒发情感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文人画并不一定注重作品的社会功能,而是超越了题材、技法、功能的局限,进入了纯艺术的自由表达,显示出绘画者的精神追求。
北宋花鸟画强调绘画者以情观景、以情观物,将主体的情感在要表现的客体上进行投射,从而在客体上收获更多的审美以及精神观念。这种绘画过程当中心物相应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着画家更加细致地观察事物,并且在情感上为所绘之物注入更多的情致,在展现画家个体思想的同时,也扩大绘画本身的意蕴,带给观者更加深入的审美体验。
南宋宫廷花鸟画在布局上开始摆脱北宋的写实要求,开始注意绘画中的空间关系,常以工笔画翎毛,以粗笔画树石,细中有粗,粗中有细,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用不同的笔法,墨色表现出画面的主次关系,加强了画面的层次感,改变了宫廷绘画单一的风格,促使了中国的写意花鸟画的发展。
宋代工笔花鸟画对后世的影响
宋代花鸟画强调简约大气的审美基调,将画面构图放在描摹设色的重要位置上,通过合适的绘画素材和合适的角度,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和谐与统一,实现生动有趣的内容与严谨简约的构图相映成趣的艺术表现。
宋代工笔画家在现实观察基础上,采用笔线勾勒的形式,通过线条的走向来刻画花鸟,描绘的景物更加客观,更能给人以真实之感。在处理一些较为复杂的绘画主体时,运用线条的强弱、粗细、浓淡对比,使画面展现给观者不同的审美体验。
宋代工笔画构图上不拘小节,追求协调和均衡,又能重点突出,为当代工笔画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范例。现代工笔花鸟画通过借鉴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平面构成、明暗处理与画面构图相结合,形成了更具主观和意境的艺术表达风格。
在宋代花鸟工笔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严谨而又富含温情的人文情怀。当代工笔画家在宋代工笔花鸟绘画的基础上,将具象与意向相结合,形成空间感与纵深感,直白与含蓄相互映衬的模式,展现出现代人的思想境界与精神追求。
中国的花鸟画在宋朝达到了一个顶峰,既有工笔,也有意笔;有水墨,也有重彩;有勾填法,有勾勒法,还有晕染法、没骨法;有神韵意境的追求,也有写实转移模写的技巧。画家们努力寻求新的表现形式,寻求新的精神依托,提高绘画的审美趣味,不断革新,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宝窟中留下了一幅幅宏伟巨作。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