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奖首页新闻红色神笔毛体展览赛委红色后代公益书画书法大咖红色书院红色影视红色领导出版物红粉
传播红色文化、发扬长征精神
首页>艺术类>内容

人物随笔青浦女婿赵孟頫

来源:神笔奖时间:2023/7/11 14:49:28

来源:青溪三味

本网讯:

 

 

最近几年,国人对赵孟頫这位大学士又开始关注起来,其流落日本的绝世书法《汲黯传》被日本人奉为国之珍宝。赵孟頫是青浦区小蒸的女婿,知道的人不多。

赵孟頫,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在此须提其夫人管道昇,为青浦区小蒸人氏,管家二小姐。其生于斯,长于斯,今属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据光绪《青浦县卷》卷二十三“才慧传”记载:元,管道昇,字仲姬,小蒸人,嫁赵孟頫,封吴兴郡夫人,世称管夫人,后封魏国夫人。

 

赵孟頫

赵孟頫亦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早年南宋亡,其流寓到松江府,邂逅管道昇。元朝至元十四年,华亭县升为华亭府,次年改松江府;到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华亭县和上海县析出青浦县。

才子佳人,相识、相知、相恋,其过程相关史料记载很少。管家二小姐,自幼聪慧好学,工诗善画,愿得一人心,直至芳龄28岁,大龄剩女时才遇见。古时男子大抵早婚,但两人相遇,男未婚,女未嫁。天生一对,地成一双,喜结连理。是不是也该庆幸“流寓”了呢?不然也就没有被后人喻为“旷世才人,终相成眷属”一说。

 

管道昇

笔者是青浦人,时常路过颐浩禅寺,其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始建于宋景定元年,相传原为南宋宰相吕颐浩故宅为寺名而得名,元至元二十五年奉旨升院为寺,更名为“颐浩禅寺”。笔者有时进寺庙上一支香,临走前,在寺院内的金鱼池前徘徊良久,池四周的石护栏乃不断云石刻,青石质材料,约十米长,图案为连续的云朵,故称不断云。图案相传为赵孟頫所绘,采用高浮雕的形式。

据清周凤池《金泽小志》卷之三“艺文附碑刻、颜额、楹联”记载:《金刚经》,元赵孟頫楷书,国朝潘耒跋,存颐浩寺方丈;篆文“大悲咒”,元管道昇书;《绣像大士明》,吴沈氏绣,与管夫人“大悲咒”合刻,国朝潘耒跋,存颐浩寺方丈。“云峰”,元赵孟頫书,在颐浩寺山门;“方丈”,元赵孟頫书,在宝志居。

夫妇二人均信佛,同为元代高僧中峰和尚的弟子。

据《青浦县志》(光绪刊)记录,赵孟頫与管道昇婚后,曾小隐青浦,小蒸不仅有“管家路”,还有“松雪读书台”。夫妇俩情深意驾,相敬如宾,朝夕以诗书相伴;松雪也是赵的别称,他们在读书台“赌书消得泼茶香”为日常。夫妇俩往来于峰泖间,青龙镇、金泽、练塘等处的寺院,多处留有赵孟頫手书的匾额和碑记。管夫人还手书的《金刚经》多达数十卷,也均分赠于名山名僧。夫妇两人云游在江南寺院,与文人雅士切磋诗文书画,如闲云野鹤,留下的点滴痕迹,值得后人可待追忆。尤其是写青龙文庙的诗作,可端倪一二。

赵孟頫在《青龙文庙》诗云:

日落幕潮上,云横春树迷。刺船龙江口,解榻鳣堂西。

舍菜重典礼,采芹留品题。风尘正旁午,教养詎可稽。

 

青龙塔

吟来有味,眼前恍如夫妇两人相携到青龙镇一起访游,主人家们以最高礼节相待,赵孟頫为镇学教谕瞿智写有《寄题通波阁堂》诗的场景再现。北宋景祐年间的青龙镇,阛闠繁华,触目而无穷春色,也可从《青龙赋》中可得一窥时称“小杭州”的青龙镇。到了元代,吴淞江淤塞改道,青龙镇失去港口的功能,街市出现一片萧条,但仍不失为大镇。

文化是城镇的灵魂,也是其个性与魅力的所在。据王辉所著《青龙镇》一书中记载:“……同时,数百年积淀下来的古镇名望,仍然焕发出名镇的影响力,令不少名士仰慕心望;唐宋时期遗留下来的许多名胜古迹,也成为当时人们瞻仰凭吊的好去处,‘前朝有胜迹,遗碣在荒茅’,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市镇文化的活力。”诗中没有提到任仁发,其那时坐镇治水,其“吏事之余”工丹青,精于画马,与赵孟頫齐名,岂有不聚之说呢?可叹留下的文献资料太少了,只得让后人去想象。

这里曾经留下了不少佳作,如唐朝的皮日休、宋代的苏东坡、苏澈、范仲淹、张先、秦观等,尤其留下的醉眠亭唱和诗,令人遐迩;更有苏轼的《思堂记》有云:“万物并育而并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此处也得提一笔,管道昇与曹知白是相邻,曹为青浦望族小蒸曹氏第二十三世,善画喜藏书,精于水利,至元三十一年在开凿吴淞江中出谋划策,与倪瓒、顾瑛过从甚密,世称江南三大名士。又与赵孟頫、王冕、黄公望交往频密,常以书画相唱和。坊间又有赵孟頫与画《富春山居图》的黄公望是师承关系。看赵的朋友圈,就可以想象那时书画相唱和风流雅士的盛况。

延祐四年(1317年)赵孟頫夫妇进京,仁宗皇帝久闻赵学士一家皆善书法,有心要当面一试,让管道昇书写《千字文》卷。管从容应对,挥洒自如,笔意清绝,看得仁宗皇帝心悦诚服,并当场下诏命玉工磨玉轴装裱,送秘书监收藏,诏曰:“令后世知我朝有善书妇人,且一家能书,亦美事也。”

青浦才女以自一身的才华,赢得管夫人称号,与东晋的女书法家卫铄“卫夫人”并称中国历史上的“书坛两夫人”。青浦女婿赵子昂对于爱妻,也是心底佩服,他在《松雪斋集》中写道:“夫人翰墨词章不学而能。”夫婿或为夫人代笔作画(如《墨竹长卷》),夫人或为夫婿之画补竹(如《鸥波亭图》),或夫妻二人联合作画(如《枫林抚琴图》),诗歌的唱和,翰墨丹青的切磋,夫唱妇随。也有后人如明代的董其昌,评论管道昇的书牍行楷,与鸥波公(赵孟頫)不可辨同异。

 

《赵管夫妇兰竹合壁卷》

我国封建社会,向来实行一夫多妾制,丈夫娶妾既合当时之法,又合当时之理……赵孟頫尝欲置妾,以小词调管夫人云:“我为学士,尔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尔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夫人答云:“尔侬我侬,忒杀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赵孟頫得词,大笑而打消了纳妾的念头。这流传颇有情趣的经典《你侬我侬》词在王兴国所著的《毛泽东与佛教》一书②194页也曾提及,毛泽东是用来说明对立面双方的相互渗透。

 

赵孟頫 书法作品

赵管两人的婚姻大概只有宋代的赵明诚和李清照可以相提并论。婚后夫妇二人相偕相随,但晚年时,仲姬因疾殁于自大都还家路途的舟中。子昂扶柩南归,曾在给中峰禅师的信里吐诉了铭镌肺腑的哀恸:“得旨南还,何图病妻道卒!哀痛之极,不如无生。酷暑长途三千里,护柩来归,与死为邻,年过耳顺,罹此荼毒,唯吾师慈悲,必当哀悯。”③

赵子昂是位情深义重的铮铮男儿,曾深情地回忆:“……夫人之亡,内外族姻皆为之恸;尝与余游者,莫不流涕,则夫人之德可知矣。”

 

管道昇 墨竹图

赵孟頫与管道昇是一对在人生旅途上相扶相助、互勉互慰、志同道合的恩爱夫妻,成为古今歌咏的神仙眷侣典范,然而其婚年问题却是一笔糊涂账,学界一直未有定论。⑤难能可贵的是,这位青浦女婿对自己的夫人追忆可见,情可谓深矣,至矣,无不令人动容。

 

管道昇《与中峰禅师尺牍》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