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奖首页新闻红色神笔毛体展览赛委红色后代公益书画书法大咖红色书院红色影视红色领导出版物红粉
传播红色文化、发扬长征精神
首页>艺术类>内容

古代书家与毛笔:从王羲之的鼠须笔到赵孟頫的湖笔

来源:神笔奖时间:2022/9/6 21:53:13

来源:澎湃新闻

本网讯:毛笔作为文房四宝之首,在我国灿烂的文化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秉笔直书”之人,是一代代的文人骚客,是至今仍被推崇的书法大家们。他们手中的笔有何独特,为何得以妙笔生花、笔下春风,引得后辈学习者心慕笔追?

说到毛笔,大将蒙恬不得不提。他为人熟知的身份是领兵作战的将军,但民间传说中,他和夫人卜香莲被传颂为毛笔的发明人,被尊称为“笔祖”“笔娘娘”。在相传他们居住过的湖州地区,至今还保留着纪念行业神蒙恬的民俗活动。相传农历三月十六和九月十六,分别是蒙恬和卜香莲的生日(一说九月十六为蒙恬忌日),每年这两天,当地的笔工、笔庄和笔店会举行规模盛大的蒙恬会。目前蒙恬会的活动只保留在每年的九月十六,内容包括为蒙公祠中的蒙恬整冠、洗尘,老笔工带领众笔家焚香祭祀,众笔工焚笔,由蒙旗、蒙恬大轿、笔旗等组成的大队伍绕行出会等,活动隆重而丰富。

考古成果显示,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符合毛笔基本构成原理的工具出现,比如棕刷。新石器后期一些原始彩陶的图案,专家经过研究,判断其需用毛笔类的软性工具才能绘制出。目前已发现的制作时间最早的毛笔,是制于战国时期。1954年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出土的古墓中,发现了一支完整的毛笔。笔长21.2厘米,笔杆为圆形实竹,笔头材质兔毫,外由丝线缠紧,同时髹漆以牢固。可见毛笔出现极早,至少在蒙恬生活的秦朝以前已经成型使用。

秦朝统一了全国的文字,为小篆,后为书写便利,隶书逐渐形成。隶书是我国书法史上一次重要革新,突破了单一中锋运笔的笔法,为后世多彩纷呈书体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因此,人们口耳相传的笔祖蒙恬,更确切地说是毛笔的重大改良者,自他之后,毛笔真正书写方便、储墨充足、运笔流畅。

 

(唐) 冯承素 摹《兰亭序》(局部) 纸本墨笔 纵60厘米 横18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世传最爱鼠须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米芾赞誉其“天下行书第一”。全书共324字,行文典雅飘逸,用笔潇洒自如且笔法多变,所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魏晋时期众名士崇尚的清俊洒脱、天真自然的处世风格也隐于其间。据传它的真迹殉葬昭陵,但后世有褚遂良、冯承素等众名家的摹本、临本传世,也是另一盛况,足见其艺术魅力。

因唐代何延之在《兰亭记》中记载,王羲之书《兰亭序》用鼠须笔,自此鼠须笔声名远扬。书圣同款之笔,是不是可以写出书圣那样典雅飘逸的字?人们对鼠须笔满是好奇,也因此对鼠须笔要料的探索和争论,至今未休。

鼠须笔,顾名思义是老鼠的胡须做的笔。后世学者分别从文献可靠性及材料可用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包括试制笔。有学者认为,这里的鼠不是老鼠,而是黄鼠狼,润滑而富有弹性的狼毫笔就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作的,即鼠须笔实指狼毫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世所谓鼠须,栗尾者是也”,说的是一种与黄鼠狼类似的栗鼠的尾毛。

 

(元)赵孟頫 跋兰亭序 (局部) 纸本墨笔 纵60厘米 横18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鼠须笔“须”的用量,有两种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都是用胡须,但在原料收集上非常困难,实际制成笔使用也不适宜,怀疑鼠须笔并不真实存在,或只是猎奇的尝试,不是日常使用;一部分学者认为鼠须笔主料还是紫毫、羊毫等常见材料,只是在中间夹几根胡须,增加毛笔的韧性。

其中,台湾学者何炎泉在对蔡襄尺牍(陶生帖)做用笔分析时,对鼠须笔的论述更像贯通了上述几种不同的意见,不论是从资料考证还是现实可用方面,听来更易接受。他说: “诸葛氏的散卓笔根据黄庭坚的说法,笔芯是以栗鼠尾所捻成,其余的毫毛为紫毫。梅尧臣提过他曾改良诸葛笔,于‘飞鼠’尾外,特别引进‘仓鼠须’来制作珍贵的‘鼠须笔’……可知当时用来制笔的栗鼠与鼠狼相近,但体形较小且颜色苍黑。宣城诸葛氏的栗尾散卓笔经过梅尧臣的改造,引进仓鼠须之后,率先受到杜衍及蔡襄等人的喜爱,此笔即是他们所称的‘鼠须散卓’‘鼠须’‘鼠须栗尾’笔。”

书圣,与笔最亲最近之人,因为太爱笔,相传曾做专门论述毛笔的《笔经》。在他的长居地绍兴,还留存因他的笔而来的地名,比如笔飞弄。杨乃浚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王羲之有一个很富有的朋友,想叫他(王羲之)写几个字。这位朋友跟别人夸海口,我去让王羲之写字他肯定写。这话传到了王羲之那里,他火了,我为什么要给你写字!他生气地一拍桌子,啪,笔飞了,笔飞过的弄堂就变成笔飞弄了。笔飞到一处停住了,架在那边,就变成笔架桥了。

如今,笔飞弄尚保留着,一代代的绍兴人仍在那里生息繁衍。笔架桥虽然桥被拆掉了,但是名字连同背后的故事却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保留下来。

书圣的书法还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献之,善草书,后世并称“二王”。七世孙释智永和尚,为隋唐书学名家。王氏一族对我国书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绍兴当地还流传着书圣指导儿子写字的故事,以此教育学写大字的孩子们握笔的方式和力度。

王羲之儿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正在练字,王羲之从背后偷偷地走过去,突然间把他握着的笔一抽,笔就被抽走了。王羲之对儿子说,你看,这说明你握笔的劲还不够大。写字要练到什么程度呢?你的手握着笔,这个笔别人是拔不出来的,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有力量。

这个小故事也侧面说明了书圣写字“入木三分”的由来。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局部) 纸本墨笔纵28.2厘米 横72.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颜柳:鸡距长锋(笔),一争短长

颜真卿和柳公权都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擅长行书、楷书,其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其行书气势遒劲,楷书筋力丰厚。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其初学王羲之,后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融会贯通,以骨力劲健见长。他们二人的书法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行书代表作品,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这是颜真卿为其侄颜季明所写的祭文草稿。《祭侄文稿》打破了晋唐以来茂密瘦长、秀逸妩媚的风格,形成了一种宽绰疏朗的体势。笔法圆转,笔锋内含,线条遒劲而舒和;其墨法苍润自然,渴笔枯墨,燥而无润。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作品多次出现渴笔、枯笔,在重顿收笔处多有破锋开叉的现象。之所以这样,一是当时颜真卿悲愤交加,情不自禁,故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二是与其所使用的短秃的硬毫笔有关系。这种硬毫笔据说就是鸡距笔。关于这种笔,白居易专门写了一篇《鸡距笔赋》: “足之健兮有鸡足,毛之劲兮有兔毛。就足之中,奋发者利距;在毛之内,秀出者长毫。合为乎笔,正得其要。象彼足距,曲尽其妙。圆而直,始造意于蒙恬;利而铦,终骋能于逸少……故不得兔毫,无以成起草之用;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

鸡距笔由精挑细选的兔毫制作而成,因其笔头的形状像鸡爪后面突出的距而得名。这种笔是按当时较为常见的缠纸法制作,主要是用纸或绢裹笔柱。这种制笔方法的优点是解决了硬挺的兔毫原料偏锋及腰软问题,笔头硬劲可以有效控制笔锋的使用范围,能写出遒美有力的楷书。笔头牢牢固定在笔管里,并且利用麻纸或丝帛较强的吸附功能吸收笔端多余的水分,既控制了墨水的快速下泄,又防止了毛笔臃胀失去弹性,更利于书写。

但是鸡距笔也有明显的缺点,由于这种笔采用缠纸绢的制作方法,笔头短而尖锐,蓄墨量较小,使用范围有局限性,尤其书写行草书时不能肆意挥洒,笔芯缠纸导致大幅度的提按、顿挫不灵便,故柳公权曾评价鸡距笔: “出锋太短,伤于劲硬。”

 

(唐) 柳公权 神策军碑 (局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在中国书法史上盛传“笔谏”美谈的柳公权,书风以劲健瘦硬著称,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其择笔有自己的要求,务以优柔毫细为首要条件。柳公权在《谢人惠笔帖》中说道: “近蒙寄笔,深荷远情。虽毫管甚佳,而出锋太短,伤于劲硬。所要优柔,出锋须长,择毫须细。管不在大,副切须齐。副齐则波磔有冯,管小则运动省力,毛细则点画无失,锋长则洪润自由。顷年曾得舒州青练笔,指挥教示,颇有性灵。后有管小锋长者,望惠一二管,即为妙矣。”由此可见,柳公权所用毛笔多为细管精制长锋软毫笔。

柳公权批评鸡距笔确是有的放矢。他要求出锋要长,笔头长用笔则能收放自如,不至于转折僵硬、行墨干枯,比较容易表现出瘦劲的线条,而且可以较为自由地表现出笔画起收处的修饰笔触。

《神策军碑》是柳书的代表作之一,用笔以方为主,兼施圆笔,刚柔相济、筋骨并存。出锋之撇、捺、钩、挑等爽健峻峭之势随处可见,其虽以骨力取胜,又不失丰腴温润,换言之即瘦不显形销骨立,肥不显臃肿软弱。这种瘦硬而舒展的特色,正是长锋笔的长处所在。周必大曾评柳公权《赤箭帖》,字瘦而不骨露,沉着痛快。

 

(宋) 苏轼 黄州寒食帖 (局部) 纸本墨笔 纵33.5厘米 横11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黄:各有所好,和而不同

苏轼、黄庭坚都是北宋书法的领军人物,与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私下里,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与老师相交甚厚,经常互写题跋,相评作品,二人书法各有风骨,又互有影响。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是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在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感叹。诗所表达的感情惆怅孤独、苍凉伤感,通篇书法起伏跌宕,挥洒纵横,两者相得益彰。《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庭坚在此诗的跋中既赞了他的诗,又评了他的书,一句“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也体现了二人关系的亲近。

黄庭坚在《跋东坡书帖后》中说: “(苏翰林)用宣城诸葛齐峰笔作字,疏疏密密,随意缓急,而字间妍媚百出。”黄庭坚又在《跋东坡论笔》中说: “东坡平生嘉用宣城诸葛家笔,以为诸葛之下,尤胜他处工者。平生书字,每得诸葛笔,则宛转可意,自以谓笔论穷于此。”

据此可知苏轼对诸葛笔的喜爱。前面何炎泉在对蔡襄作品的用笔做分析时,也提到了诸葛家的散卓笔。诸葛氏是跨唐宋两代的制笔世家,极负盛名,且在世代毛笔的制作中,对制笔工艺和方法做出了改进,促进了毛笔的发展。宋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道: “自唐惟诸葛一姓,世传其业,治平、嘉祐前有得诸葛笔者,率以为珍玩云。一枝可敌它笔数枝。熙宁后,世始用无心散卓笔,其风一变。”这样的散卓笔因为使用的只是笔毫的锋尖部分,弹性自然更好,也少有散锋、脱毫之弊。诸葛氏及其散卓笔成为当时制笔高峰的代表。

 

(宋) 黄庭坚跋 黄州寒食诗帖 (局部) 纸本墨笔 纵33.5厘米 横11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论述了苏轼对诸葛家笔的喜爱之后,黄庭坚在《跋东坡论笔》中接着说: “几研间有枣核笔,(东坡)必嗤笑,以为世人但好奇尚异,而无入用之实。然东坡不善双钩悬腕,故书家亦不伏此论。”苏轼不喜枣核笔,认为不实用,但他却善用枣核笔。

黄庭坚在《书侍其瑛笔》中称: “南阳张又祖喜用郎奇枣心散卓,能作瘦劲字。他人所系笔多不可意。今侍其瑛秀才,以紫豪作枣心笔,含墨圆健,恐又祖不得独贵郎奇而舍侍其也。笔无心而可书小楷,此亦难工,要是心得妙处耳。”他认为侍其瑛所做的枣核笔含墨圆健,非常难得还可以写小字,他还评论诸葛高所制枣核笔,“锋虽尽而心故圆,此为有轮扁斫轮之妙”,可惜东坡因不解此执笔法,故不能得其妙。

枣核笔又名枣心笔,因笔头两端微尖而腰部鼓壮,形如枣心而得名。枣心笔发展到南宋、元,技术更趋成熟,也得到更多文人、学者的好评,书画家赵孟坚在《论书法》中称 :“行草宜用枣心笔者,以其折袅婉媚。然此笔须出锋用之,须捺笔锋向左,意趣如只用笔腰、不用笔尖乃可。如真书直竖用尖,则施之行草无态度,此是要紧处,人多未知之。”可见,枣心笔虽好,但只有掌握了用笔的方法,才能尽得其妙。后世有专家推测,黄庭坚有名的“二志稿”,就是用这种枣心笔所书。

 

(元) 赵孟頫 洛神赋 (局部) 纸本墨笔 纵29.5厘米 横19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会制湖笔的书法家

唐代时,安徽泾县(府治宣城)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宣笔声名远扬。发展到元朝,湖州市善琏镇生产的湖笔逐步取代了宣笔最盛之名。大书法家赵孟頫就是湖州人。当时湖州有三绝, “赵孟頫的字,钱舜举的画,冯应科的笔”。世人都知道赵孟頫的字体势紧密、潇洒俊逸,后世有研究者认为,他的字体风格也与使用湖笔这种具有较强柔润性特点的笔相关。

元人张复亨的一段文字,论述了赵兴、赵孟頫与元朝制笔名家冯应科、陆文宝的缘分: “宋季,太末徐信卿笔名重缙绅间。玉溪尚书赵公以徐制法授吴兴冯应科,俾之日缚一管,不合意即折裂复为之,必如法乃止,松雪翁乃玉溪从子,尝亲见其事,故以此法授之陆颖。冯、陆齐名,实本于此。”

“玉溪赵公”即赵孟頫叔父赵兴。在他的指导下,冯应科学得徐信卿制笔之法。赵孟頫号松雪道人,他因亲见学得制笔之法,并将其传授给了陆颖(陆文宝)。由此可知,赵松雪自身即会制笔,且与两位制笔名家都关系亲密,包括湖州三绝之一的冯应科。

张进中也是元代制笔名家,从赵孟頫对他的赠诗可见二人情谊深厚。《赠张进中笔生》中道: “平生翰墨空余习,喜见张生缚鼠毫。韩子未容夸兔颖,涪翁底用赋猩毛。黑头便有中书意,黄纸宁辞署字劳。千古无人继羲献,世间笔冢为谁高?”

关于赵公制笔选毫的精细,制笔所用之持久,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十二·艺能》中也有记载。 “笔以吴兴人制者为佳,其所谓狼毫、兔毫、羊毫、兼毫者,各极其妙。然毫之中有刚柔利钝之不同,南北中山之互异。每一支笔,只要选其最健者二三根入其中,则用之经年不败,谓之选毫。相传赵松雪能自制笔,取千百支笔试之,其中必有健者数十支,则取数十支拆开,选最健之毫并为一支,如此则得心应手,一支笔可用五六年,此其所以妙也。”

世传赵公对制笔用毫极为苛刻,稍不合意即拆开重做,若不知他本身会制笔,又与众制笔大师交往甚密、感情深厚,可能误会他为人严苛,过于计较所用工具。了解生于湖笔之乡的他,本身即会制笔,必然会与笔工朋友一起切磋实践,精益求精,才更能领会他“赵体”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的特点。

 

(元) 赵孟頫 洛神赋 (局部) 纸本墨笔 纵29.5厘米 横19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的字学众家所长,尤以学“二王”用功最深,所以到他在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为盛逸民书《洛神赋》的时候,也基本是他个人风格形成之时。后世评他的行书《洛神赋》,既得二王遗意,又别有天趣,“真如见矫若游龙之入于烟雾中也”。他用最严苛选毫的笔,写最得心应手的字。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以义力其穷,以智谢其丰,以理考其终,以文款其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众书家与手中的笔互相依赖,彼此成就,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如星辰闪耀,光芒万丈。

(本文作者为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员,全文刊载于北京画院《大匠之门》㉔期,转载时标题略有改动)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