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奖首页新闻红色神笔毛体展览赛委红色后代公益书画书法大咖红色书院红色影视红色领导出版物红粉
传播红色文化、发扬长征精神
首页>艺术类>内容

复旦博物馆“止水映人间”,从古代铜镜看社会万象

来源:神笔奖时间:2021/6/9 17:40:07

来源:澎湃新闻

本网讯:

铜镜是古人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它的起源与其功能密切相关。铜镜起源于静止之水,又并不止照容这么简单。在过去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都无处不见铜镜的影子:做人体、车辇、宫殿的配饰,用于婚俗嫁娶以求吉利、以及作为佛教、道教之法器,不一而足。澎湃新闻获悉,复旦大学博物馆近日推出了铜镜展,从源、物、人、史、情五个维度将118面铜镜进行了立体地展现。本文为策展人手记。

复旦大学博物馆近日迎来了本科生策展模式下策划的第六个展览:“止水映人间——王纲怀先生捐赠铜镜展”。展览很快引起社会的关注,校内观众络绎不绝,校外观众纷纷来电咨询如何才能到达展厅。在目前复旦大学仍处于疫情防控管理的情况下,笔者希望能借助文字,将“止水映人间”展览的策展理念、重要内容予以呈现,以飨读者。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铜镜是古人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止水”是铜镜的别称。因此,展览名称以“止水”入题。“映”即“反映”之意。“人间”的内涵非常丰富,但简言之,就是关于“人”。整个展览分为“长河浮镜”“铜华纹章 ”“镜象晏然”“镜照尘寰”以及“止水逢缘”五个部分。

 

展览现场

“长河浮镜”讲述铜镜的起源、功能及制造与装饰工艺,是为“源”。铜镜的起源与其功能密切相关。早在上世纪50年代,梁上椿先生便对中国古代铜镜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作出如下排列:止水——鉴盆中静水——无水光鉴——光面铜片——铜片背面加钮——素背镜——素地加彩绘——改绘彩加铸图纹——加铸字铭文。简言之,铜镜起源于静止之水。整个展览以此为切入点,一来是用观众所熟悉的“铜镜用于照容”的常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二来则是点了整个展览的主题。

 

喜上眉梢纹景泰蓝工艺镜

“铜华纹章”展示的是铜镜背面多姿多彩的纹样,是为“物”。众所周知,铜镜有正面和背面之分:用以照容的光面为正面,纹饰精美的一面为背面。铜镜研究学者倾注大量心力研究探讨的就是铜镜背面丰富的纹饰。各时期铜镜纹饰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本部分采用时间轴的形式,来展示各时期铜镜多种多样纹饰的变化过程。商晚期铜镜纹饰以素面、直线纹或弦纹为主,西周铜镜见有线刻动物纹样,战国时期有变形龙纹、蟠螭纹、花叶纹、山字纹等,出现了由主纹和地纹构成的层次丰富的图案。

 

蟠螭菱纹三凤镜

“心归止水”讲述的是捐赠者王纲怀先生缘结铜镜以及复旦与铜镜之间的几次交集,是为“情”。笔者认为,王纲怀先生在以下四个方面为中国铜镜的研究做出了较为重要的贡献:一是提出“单位面积重量(m 值)”的概念,将过去用“轻薄”“厚重”等感性的描述语汇进行了量化;二是进一步细化秦镜分期的标准,详尽到铜镜的镜钮、边缘等每一个参数的演变规律;三是系统研究汉镜铭文的内容与书体演变;四是全面收集考古出土与私人收藏家的铜镜资料,为学者们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料基础。

复旦大学博物馆此次推出的铜镜展,从源、物、人、史、情五个维度将118面铜镜进行了立体地展现,描绘古代铜镜包罗的社会万象,揭秘古代铜镜所蕴含的情感志趣和社会变迁,透物见人,透史见事,透事见情,层层推进,最终落脚于古人与镜、今人与镜的双重缘分。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