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奖首页新闻红色神笔毛体展览赛委红色后代公益书画书法大咖红色书院红色影视红色领导出版物红粉
传播红色文化、发扬长征精神
首页>艺术类>内容

郑板桥《竹石图》赏析

来源:神笔奖时间:2020/12/22 15:19:37

来源:北京书画艺术院

        本网讯:

 

郑板桥 竹石图 179.5×101cm 水墨纸本 立轴

郑板桥(1693-1765)

竹石图

款识:1、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绿阴一半玉。请君茶熟睡醒时,对此浑如在岩谷。乾隆乙酉(1765年)春,板桥郑燮。钤印:郑燮印、 潍夷长 
     2、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肰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钤印:二十年前旧板桥、有数竿竹无一点尘、 歌吹古扬州
    著录:

1、《扬州八怪》,大阪市立美术馆,昭和44年(1969年)。

2、《中国绘画综合图录第四卷》日本篇JP32-003,铃木敬编,财团法人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

3、《郑板桥书画选集》P56,山东美术出版社,1987年。
    展览:

“扬州八怪”,大阪市立美术馆,昭和44年(1969年)4月26日至5月25日。
    尺寸:179.5×101cm 约16.3平尺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墨竹始于五代,南唐后主以金错书法写墨竹,是双钩画法。蜀之李夫人见月下竹影翩然,有所领悟而作墨竹图。宋代文与可画墨竹最为著名,之后各代都有长于墨竹的人,以清代郑板桥为最著名。士人以物比德,梅竹兰菊岁寒四友是君子节操的象征。板桥所作竹不讲师承,风格峭硬,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这幅竹石,同样的是他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人格化身。

郑板桥生于日渐破落的书香门第,幼随父学,16 岁随陆震学作词,是 “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也是清代著名的艺术家吗,诗、书、画三绝,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郑板桥的画,而其以竹为最佳。竹是郑板桥一生的最爱,所以他在这上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四十年助其胸有成竹,被历史记载。

这副《墨竹图》创作于乾隆乙酉春,也就是乾隆三十年(1765)春,正是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驻跸扬州之时。时年郑板桥已73 岁,就在十二月十二日,郑板桥于老家兴化与世长辞,因此此作品意义非凡,可谓其重要作品之一。
    画面绘几丛修竹立于岩石之前,下有兰蕙映衬,恰如天成,呈自然之趣。修竹安排错落有致,竹竿细密却透着力量,竹叶以硬毫之笔挑、剃出来,且呈隶书之撇捺,竹干亦如篆书之笔意,摇曳而生姿。石间题有一诗 “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绿阴一半玉;请君茶熟睡醒时,对此浑如在岩谷。”两者之间浑然的搭配,让画作有了非凡的气势。此外,款识间板桥语:“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正所谓:“书法有行款,竹更要有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去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他对诗书画的态度,人们都能从他的字画中体味到。

据板桥自题《墨竹图》云:“东坡、鲁直作书非作竹也,而吾之画竹往往学之。黄书飘洒而瘦,吾竹中瘦叶学之;东坡书短悍而肥,吾竹中肥叶学之。”画竹之法从书法用笔中来,此图体现的尤为明显。高竹瘦叶撑满画面,乃以淡墨黄体瘦笔来处理;画面最重处的肥叶选择以浓墨苏体肥锋描绘,既与高竹、岩石区别开来,又加重了画面感,可谓“适其天,全其性”。

此作品经由多次出版展览,流传有序,值得大家藏之宝之。

(责任编辑:赵慧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