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奖首页新闻红色神笔毛体展览赛委红色后代公益书画书法大咖红色书院红色影视红色领导出版物红粉
传播红色文化、发扬长征精神
首页>>当代>内容

《上甘岭》系列油画震撼赏析

来源:神笔奖时间:2018/10/25 19:41:40

油画《上甘岭》  王铁牛 王军瑞作
本网讯 来源:新浪网  抗美援朝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正义战争。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得到了解放军全军、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68年过去了,而光荣与热血却丝毫不曾褪去颜色,无数英雄故事沉淀凝积成了伟大的史诗,注定被中朝民族的子裔所千古传诵。以朝鲜战争题材作品,正是在向大家倾诉着过去那些不该忘记的历史,你会被画中艰苦卓越的牺牲精神,气势磅礴的英雄气概所震撼!
 
油画《上-甘-岭最后的屹立者》  崔开玺  作

朝鲜上甘岭,位于我军抗美援朝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圣山南麓,阵地突出,直接威胁着对方金化防线。美方名为“金化攻势”,敌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敌人虽然使用世界战史上空前集中的炮兵,但打不破志愿军的钢铁防线。志愿军参战部队共4万余人。他们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英勇顽强地抗击进攻之敌,每一表面阵地都反复争夺数次,战况空前紧张激烈。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历经三个阶段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人飞机270余架、坦克14辆、大炮60余门。粉碎了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亲自指挥的攻势,守住了阵地,创造了坚守防御战的范例。“联合国军”发动此次攻势的目的是企图扭转战场上的被动局面,然而结果却相反。
 
油画《英雄阵地上甘岭》范笛宽  作
范迪宽是位军旅画家,参加过数次著名的战役,创作了不少历史题材的油画作品。去世之后,妻子遵照他的遗愿,将范迪宽独立创作以及与她合作的主要油画作品无偿捐赠给了湖北省博物馆。
朝鲜战争爆发时,身为军旅画家的范迪宽正在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接到命令背着画夹入朝。前后入朝两次。他所在的那个军很著名--十五军。范迪宽创作的一系列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以油画《英雄阵地上甘岭》最为知名,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正式收藏,一直悬挂于军博展厅。

周祖铭是德高望重的军旅画家,1929年生于重庆,从事国画、西画研究五十余年,为中国美协四川分会会员、重庆老年书画院理事、重庆陈子庄艺术研究会会长。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美展并多次获奖。
在抗美援朝前线,他与何孔德、曹增明、郑洪流、张笃周、向天野等著名画家一起,冒着枪林弹雨共同创作了巨幅油画《上甘岭》《王万成和朱有光》《坑道战》、连环画《十天十夜》等战地美术作品。(其中《王万成和朱有光》后来得了奖,电影《上甘岭》片头也用了这幅画。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就是以王万成和朱有光为原型创作加工的)。
油画《淮海大战》》《决斗》等巨作均以画家本人在战场速写为题才创作,现收藏于中国军事博物馆和淮海战役纪念馆。
 
油画《水-上甘岭战斗》 许宝中 1981年作
此幅油画成稿于1981年,是为“庆祝建党60周年全军美术展览”而创作的。这是宝中继1977年创作著名油画《战友:毛泽东和杨开慧》《三湾改编》之后的一幅表现抗美援朝主题的军事画作。
最初的构图时,作者画了两位志愿军战士在敌人炮火下为战友抢水的场景情节,经过反复推敲后,感觉画面视觉效果有些分散,以减法构图调整将画面修改为一人后,视觉突出、主题鲜明、情节更加感人。在细节处理上,他专门从军博警卫连找来战士做模特,请他们换上志愿军的服装,又从文物处借来当年的装备,通过现场写生将一位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友抢水的志愿军形象栩栩如生地塑造出来。其笔法潇洒、奔放,尤其是在人物的形体姿态、手、脸的塑造、军装、冲锋枪、水壶、水缸以及环境的刻画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体现出作者扎实的苏联写实主义油画功底。
5个月的创作时间很快结束了,此画随即参加了由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主办“庆祝建党6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览”(军事博物馆)并引起广泛关注。次年,入选由北京美协、上海美协联合举办“北京-上海油画展”(上海美术馆)。并先后在《解放军报》《解放日报》等近20余家报纸、杂志发表,得到广泛好评。
1994年,《解放军生活》在第107期杂志封底发表油画《水-上甘岭战斗》并撰文赞扬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文章说:油画《水》是一幅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生活的军事画。作为一幅军事画,作者没有直接描绘两军对峙的激烈战斗场面,而是采取了“武戏文唱”的办法,通过一位志愿军战士,冲破敌人封锁,冒着生命危险抢水情节的描绘,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战争的艰苦性及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画面中虽然只刻画了一个正趴在水沟边饮水的战士,但他那全身姿态,极其身边的水桶,水壶等使人们马上联想到尚有多少浴血奋战的战士,正在受到饥渴的煎熬,真是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背景是被战火烧焦了的土地,整个画面笼罩在黄色调之中,对突出“水”这一主题起了烘托作用。总之,这幅画构思巧妙,寓意深刻,表现手法简练,是一幅成功的军事画。
                                                                                   (责任编辑:周文昌)